《朱子语类》卷二十三 论语五(下)(8)

2016-05-19  |  

  问"耳顺"。曰:"到得此时,是於道理烂熟了,闻人言语,更不用思量得,才闻言便晓,只是道理烂熟耳。'志学'字最有力,须是志念常在於学,方得。立,则是能立於道理也,然事至犹有时而惑在。不惑,则知事物当然之理矣。然此事此物当然之理,必有所从来。知天命,是知其所从来也。上蔡云'知性之所自出,理之所自来',最好。"〔璘〕

  问:"'七十从心'一节,毕竟是如何?"曰:"圣人生知,理固已明,亦必待十五而志于学。但此处亦非全如是,亦非全无实,但须自觉有生熟之分。"〔可学〕

  蜚卿问"十五志于学"一段。曰:"圣人也略有个规模与人同。如志学,也是众人知学时。及其立与不惑,也有个迹相似。若必指定谓圣人必恁地,固不得;若说圣人全无事乎学,只脱空说,也不得。但圣人便自有圣人底事。"〔道夫〕

  问"十五志学"章。曰:"这一章若把做学者功夫等级分明,则圣人也只是如此。但圣人出於自然,做得来较易。"〔焘〕

  或问:"自志学、而立,至从心所欲;自致知、诚意,至治国、平天下;二者次第等级各不同,何也?"曰:"论语所云,乃进学之次第;大学所云,乃论学之规模。"〔柄〕

  所谓以类而推,只是要近去不要远了。如学者且只是做学者事。所谓志学与立,犹易理会,至耳顺以后事,便去测度了。〔士毅〕

  "三十而立",是心自定了,事物不能动摇,然犹是守住。至不惑,则见得事自如此,更不用守。至知天命,则又深一节。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固是合当亲,合当义。更知得天初命我时,便有个亲,有个义在。又如"命有德,讨有罪",皆是天理合如此。耳顺,则又是上面一齐晓得,无所不通矣。又问:"'四十不惑',是知之明;'五十知天命',是知极其精;'六十耳顺',是知之之至。"曰:"不惑是事上知,知天命是理上知,耳顺是事理皆通,入耳无不顺。今学者致知,侭有次第节目。胡氏'不失本心'一段极好,侭用子细玩味。圣人千言万语,只是要人收拾得个本心,不要失了。日用间著力屏去私欲,扶持此心出来。理是此心之所当知,事是此心之所当为,不要埋没了它,可惜!只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大至公,皆要此心为之。"又云:"人心皆自有许多道理,不待逐旋安排入来。铢录此下云:"但人有以陷溺其心,於是此理不明。"圣人立许多节目,只要人剔刮得自家心里许多道理出来而已。"〔明作〕铢同。集注。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