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唯物主义者的教育思想(12)

2008-10-21  |  

  ④十五岁至成年阶段的教育

  卢梭认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感情发展起来,必须加以引导,对他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要回到都市去进行这种教育。这是由于爱弥儿已在乡村的大自然环境里接受了充分的“自然的教育”,因而不必担心腐化的都市对他产生恶劣的影响;同时,进行道德教育需要了解社会,所以也必须返回都市。

  爱弥儿的道德教育包括培养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卢梭指出,做一个“人”,虽然憎恶不合理的社会,但因为具有善良的天性,所以怀有同情之心,爱所有的人,教育就是要发展这种博爱的精神。培养善良的爱人之心,不靠说教,而要通过观察了解社会,了解人们所遭受的苦难与不幸。善良的感情之进一步发展,应该达到能够正确地判断善恶的要求,这就需要学习历史和伟人传记,阅读寓言,从中领会如何区分善恶。此外,还要通过善行的练习,形成良好的意志。这种以人道主义和博爱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自然是不实际的,但体现了卢梭作为第三等级的思想家,对人民的一定的同情。

  在宗教教育问题上,卢梭反对天主教会和僧侣用神学教条毒害儿童善良的天性。他大胆地抨击教会的信条,认为有些玄虚的教义,不仅是人所不能理解的,而且也是不能相信的。“如果不是教孩子们从小就学着撒谎的话,我看,用教条去教他们就没有什么好处”。而在需要向爱弥儿讲解世界起因的问题时,只要不屈从于封建教会的权威,“单单凭理智的光辉就能使我们不超出于自然宗教”,向爱弥儿讲解的,也仅以自然宗教为限。自然宗教虽然没有达到无神论的高度,但仍然是对天主教传统教义的一种否定,因此,卢梭的宗教教育主张也和传统的、作为封建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宗教教育不同。

  通过自然教育,爱弥儿到二十岁时成长得身心健康,动作灵巧。他心地仁慈,乐于为善;爱美,也有很好的审美能力;既富于感情,更富于理智,还掌握了许多有用的本领。他完全摆脱了偏见的束缚,一切都服从于理智的法则。卢梭所描述的这一形象表明,他所要培养的“人”,是与封建贵族及僧侣完全不同的、理想化的新人。这一培养目标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