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跳绳活动存在问题及教学策略(4)

2010-11-03  |  

  2、采用多种练习方法:如分解动作练习,只做上肢摇绳或下肢有节奏的弹跳的动作,体会不同部位肌肉用力和协调的感觉,以有利于视觉、动觉表象的结合和转换,为下一步动作整合奠定基础。

  3、加强个别指导:幼儿在最初掌握动作的时候,对动作的直觉尚未达到分化程度,常常意识不到自己完成动作的准确程度,甚至察觉不到自己动作的错误。因此,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幼儿的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情绪意识到自己问题作在,准确、准确地感知动作,从而确切的改进动作。

  随着动作表象的形成,幼儿开始对跳绳动作的特点有了自己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这就进入了“动作概念”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开始理解动作的实质、要领和规则以及完成动作必须要遵循的规律,并不断的提高、加深、扩大和精确化,这时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

  1、充分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幼儿已具备的感性认识越丰富、全面,形成新概念就越容易。如在学习“跑跳绳”之前,幼儿已经学过“跨跳步”,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复习“跨跳步”的动作要领,提出新的挑战:你能一边跳绳一边跨跳吗?在老师设置的游戏情境“小马运粮”中,幼儿很好的迁移已有经验,尝试练习新动作,并较好的掌握了“跑跳绳”。

  2、利用直观教具、模型式动作示范,为动作概念的形成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幼儿自觉地思考动作的本质特征及动作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如在帮助幼儿理解“摇绳”和“跳起(过)绳子”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用玩偶做示范,用一个塑料圈的一半来演示“先摇绳,在跳起”,“绳子要到脚前方时再弹跳起”的动作规律,帮助那些动作不协调的幼儿纠正同时“摇绳”和“跳绳”的错误动作。

  3、采用比较的方法,帮助幼儿区别动作的本质特征。如幼儿之间出现不同的跳绳弹跳方法,有的,有的则是两脚一前一后的跳起,这两个动作有区别吗?哪个更好?教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在比较了两种动作的区别之处后,他们发现“两脚并拢同时跳起”不会出现拌绳的现象,而且还能提高速度和数量,而且很轻松,这样原来采用“两脚一前一后的跳起”也就很愿意尝试别的跳绳方法来提高跳绳技能。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