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4)

2008-10-18  |  

  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变的现象世界中,只要善于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对于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的研究指向其背后的实质,像瓦特提出壶盖为什么会动,牛顿提出苹果为什么落地那样,我们也可以提出学生为什么要做作业,教师为什么要打分数,不打分数行吗等问题,通过研究弄明白教与学的一些内在机制。通过研究与体察发现新问题的策略,要求研究者具有敏锐、深刻的思维品质。只有敏锐,才能及时捕捉到有价值的现象;只有深刻,才能发现深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

  三、确定课题的步骤与方法

  (一)  确定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育领域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众多,一项研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对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加以规定。在考察研究背景的基础上,运用前述发现问题的思维策略,先“发散”、后“辐合”,逐步缩小研究范围,找准“题眼”并把握好研究方向与角度,以便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这一步骤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法是文献检索,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中找出空白点、薄弱点或新的契合点,才能找到真正的研究起点,否则,难免重复劳动、白白耗费时间、精力和财力。

  找准角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譬如,综观本世纪以来国内教育改革实验的历史发展,可以发现研究视角的几次转换。最处的研究者一般从社会问题入手,如晏阳初的定县贫民教育实验,主要解决我国农民的“贫、弱、愚、私”这一社会问题;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联村活动等具体做法,最终目的也是改造乡村文化。建国以来的各种实验中,除学制实验偏于宏观以外,大多为单项的微观实验,这显示出研究角度转向学校内部,以提高学校育人质量为目的。自80年代初开始,实验研究克服了视野上的单面单向性,注重宏观和微观研究上的互补,其突出例证是在学校。今天,当我们选题立项时,了解这样一种趋势,就有可能发掘出更有新颖度、更带典型意义的研究课题。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