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中等学生的早期诱发理论(3)

2013-05-17  |  

  这年暑假的一天下午,父子三人坐在客厅里聊天。看到墙上有一个圆圆的光斑,司有和开始启发式教学:“光斑是怎么形成的?”“太阳反射过去的。” 兄妹俩都抢着回答。司有和让他们找出这个反射光斑的物件。屋里的东西,只有吃饭的小方桌和五斗橱在阳光里,可五斗橱的镜子是方形的。妹妹看到梳头用的镜子是圆的,可它又不在阳光里啊。东子伸手碰了碰镜子,墙上的光斑立即动了起来。父子三人都笑了起来。

  “镜子的光从哪里来?”司有和再接着问。见兄妹俩答不上来,他解释说,阳光照到五斗橱镜子上,再反射到圆镜子上,然后又反射到墙上,就成了这光斑。一边说,一边用两块镜子做了多次光反射的试验。

  事情没有到此为止。司有和又拿来一个脸盆,往盆里放了一枚5分硬币,然后让兄妹俩退到看不见硬币的地方。这时,他轻轻地顺着盆沿注水,一会儿,兄妹俩喊起来:“看见硬币了,又看见了。”这是光线折射的结果。兄妹俩顿时对光学产生了兴趣。

  司有和又买来优秀科普书如《物理世界奇遇记》、《十万个为什么》、《太阳元素的发现》。许多年后,博士东子对父亲感叹:“要不是当年你给买《物理世界奇遇记》、《神奇的器官》,我现在绝不会一头扎进超导机理的研究。”

  迁移兴趣稳定情绪,神童是这样“炼”成的

  女儿晓春读小学五六年级时,司有和常劝她读一些文学名著,但唠叨了几次,都不管用。

  这时,电视里开始播《红楼梦》连续剧。司有和觉得机会来了,每天一开演,他拉着一家人一起看,看完了就一起讨论。司有和已经跟儿子和妻子都打了招呼,专拣书上有的而电视上没有的内容说。于是,三个人滔滔不绝,只有晓春插不上话,瞪大眼睛问:“你们怎么知道?”东子说,书上有啊。小春就从书架上找来《红楼梦》读,电视剧播完后,她也读完了小说,又兴致勃勃地找其他长篇小说来看。

  司有和把这种教育方式总结为“兴趣迁移”。看电视这是小春的兴趣,读长篇小说这是家长的目标兴趣,当二者不一样时,家长应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儿出发,不动声色地引导她向家长的目标兴趣迁移。

  培育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后,司有和一心要激发他们远大的志向。人无志不立。他利用种种机会给儿子讲少年班的故事,还借来了《少年班通讯》。父子俩回乡下过年时,火车上,东子捧着《少年班通讯》读得入迷。在乡下,漫步田间小路,给儿子讲神童的趣事轶闻。

  这天,东子突然问:“爸,你看我明年报考少年班,够条件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着儿子这句话。司有和按捺住心里的激动,说:“我帮你问问。” 他是研究少年班的,当然熟知报考条件,但装就要装到底,不能让东子认为爸爸正处心积虑地谋划着这场考试。几天后,他告诉儿子,问了,“高二以下学生,年龄不超过16岁,你正符合报考条件。”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