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

运用两步计算(即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2)

2011-05-31  |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并不表示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每一种方法,学生只要对其中的一种方法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即达到教学目标。

  四、解读教材

  1、学生的起点

  解决问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早在第一册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就单独安排了几课时的“用数学”(金色的秋天与美丽的森林),接下来的几册内容中,教材也都专门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如第二册P19、第三册P59。同时,由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非常注意把计算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本单元的解决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会太困难。因此教学中的重点是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能够比较准确的表述图意,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列式并解决问题。

  关于两步计算式题,第一次接触是在第一册P72的连加、连减,(小鸡图)P76的加减混合,(天鹅图)这些是10以内的计算,侧重让学生在情境图中理解算理,即只有加减法时从左往右计算;在第二册时又安排了两步计算式题,(西瓜图)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主要使学生学会用竖式计算两步计算式题。因此,在本单元中,两步计算并不困难。

  2、教材的处理

  教材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情境,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容易融入到学习活动中,提高学习效率。然而教材在体现大众化的同时,仍突出了地域性,如“解决问题”的例[1]木偶戏,这是一个具有北方特色的生活情境,对于我们这里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只在电视上见过或根本就不知“木偶戏”为何物。如此便与我们设计情境图的理念不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根据不同地域的具有不同生活背景的学生,我们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提高教学效率。

  处理教材有两个注意点:

  (1)理解教材编排意图

  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前提是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无论怎样处理教材内容,更改后的教材必须体现教材的原来设计意图。处理教材是处理教材的素材而非教材的意图。

  如例[1],教材提供的素材是:小朋友看木偶戏这个情境图,它所体现的设计意图是“原来有22人在看戏”、“走了6人”、“又来了13人”,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使学生在理解这些图意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列出两步计算式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如果我们认为看木偶戏并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可以更换更好、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素材,但设计时一定要体现出例[1]的设计意图。

  (2)处理教材必须更好

  既然要对教材进行处理,肯定是原有教材存在某些不妥之处。如有些情境图对学生而言并不熟悉,或创设的情境不能充分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等等,因此处理后的素材必须比原有素材更胜一筹,在体现原有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更好的带动学生融入课堂、学习知识、掌握本领。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冀教版二下《整十数加减》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分苹果》教学反思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表》教学设计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千克与克》单元分析
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下册《除法》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可能性》相关资料
西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材分析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