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分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

2008-10-18  |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时,旧知识导入课题时的深浅程度,重难点知识讲解时坡度减缓程度,要以A组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准,但也要激发C组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问题及练习时,问题的难度要与学生的层次相一致。设计较易问题让C组学生能回答能计算,使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设计较难题,让C组同学回答、计算,增加他们的愉悦感。

  这样的教案设计,既能保证大纲要求的落实,教学任务的完成,也做到了“提优”和为“后进生”提供辅助性的学习。

  (2) 上课

  这里重点是分层施教和分层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生以“放”为主,“放”中有“扶”,重在指导学生自学;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扶”为主,“扶”中有“放”,重在带领学生学习。这样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前进,后进生必须基本上达到大纲的要求,优生尽其所能拔尖提高。尽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

  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时,就可以分层教学,A组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掌握计算方法,完成学习任务。B组可根据自学提纲进行自学或采取分组讨论,以找到计算的方法。C组可以直接通过自学,自我尝试,学会计算方法.

  分层练习是分层教学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多的信息,得到最佳的训练,题库习题分层次编排,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达到分层提高的教育目标。

  A组(基本)题巩固基础,控制难度,要求学生必做必会。

  B组(提高)题注重知识联系,强调拓展思维训练。

  C组(竞赛)题突出灵活运用训练,探索能力延伸。

  A组同学必须完成基本题,并能拓展至提高题, B组同学完成提高题并争取探索竞赛题,C组同学直接完成竞赛题。虽然B、C两组学生没有做基本题,但他们完全可以在A组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快速反应,在短时间内拿出解题决策并迅速和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自然地训练了他们思维的敏捷性;同时A组学生回答了简单问题,坚定了他的学习的信心,稍加努力就可以解决提高题,这样就容易激活他们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发展;C组学生此时的思维将更加活跃,因为他们要快速解决中档题也不是十分轻松的了。每节课的重点就在于解决中档题。这是要求大多数人都应掌握的层次,也是联系A、B、C三组学生思维的纽带和桥梁。在解决高档题时,教师根据内容和学生思维状况适当处理,尽量使A、B两组学生能够够得着、受启发,又使C组学生有所得,进而训练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灵活性。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