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国有民办制(4)

2011-10-26  |  

  3.它是满足择校需要的一条途径

  择校,是社会人们自然的、合理的需要。允许择校是教育民主性的表现。我们又要纠正一个错误的公式: 教育平等等于就近分配入学。在教育条件不平等之下,就近分配入学依然是不平等。日本的公办学校是严格实 行就近入学的。但日本学校的规模、条件是全国依法均等的;对教师有高学历要求,而且是依法流动的。法律 规定了一个教师在一所学校里工作的最高年限。长期流动的结果,可使各校教师水平相当。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条件平等。在这样的条件下,教育平等才能与就近入学划等号。而且,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日本政府并没有完 全限制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只不过这种选择只能在私立学校中进行。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择校行为是难以用 行政手段控制的,因此应对有择校要求的学生开辟择校途径,而国有民办制学校正具有这样的作用。

  4.搞活学校管理机制的一项有力举措

  公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之后,进入到一个高原状态,表现为改革难以深化。 外地甚至有人惊呼:北京的改革进入了死胡同。改革要寻求新的突破口。我们应从现存的问题开始。(1)在学校 内部实行的校长负责制,设计的内涵为:校长全面领导、负责学校行政工作、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 作用,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这是一个多元体制,容易产生党政矛盾,在许多学校产生了摩擦。反映了这种体 制的内涵设计上的矛盾,有待深入研究。(2)人员利用率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师比例低,1994年北京普 通中学平均生师比为8.4:1。如果只以专职教师计算,则生师比为13:1。有关资料显示:1992年世界中等教育平 均生师比为16.9:1,亚洲国家是20.1:1。就作者最近对新、马、泰的教育考察所获资料来看,这些学校的生师 比都在20:1之上,有的甚至高达24:1。相比之下,我们生师比显然过低;专职非教学人员偏多。仍以1994年北 京普通中学情况为例,专职的非教学人员占到教职工总数的36%,而在新、马、泰的学校中,一般只有15%,这 表明在人员利用上尚有很大潜力。(3)教师流动机制没有形成,聘任制难于完全实现。离开了完全的聘任制,学 校的管理在相当大程度上就失去了活力。(4)在工资分配上,工作的量好考,而质难评,这是深化改革的一个关 键问题。目前所实行的结构工资构成,正好是在基本课时量基础上的分配制度,其缺点已在多处暴露。其中最 主要的是滋长教师斤斤计较的思想和雇佣观点,这是与对教师的要求不相容的。教师从事的是教育劳动。教育 劳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教师集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内容于一身,教师的思想、言行便是教育的内容。教育 要求教师应是无私奉献的。这样的要求与目前的结构工资形态是不相容的。两者矛盾、斗争的结果,将不是教 师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要求的消失,而只是目前形态的结构工资的改变。这在内部管理改革上,都是重大的难 题。解决这些管理难题,至少需要三个条件:(1)积极性、迫切性;(2)对外的抗干扰性,即办学自主权;(3)承 受力,即实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应该说,国有民办制学校比一般公办学校更具备这些条件。因此,在深化学 校内部管理改革方面,国有民办制学校将会走在前面。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