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环境,促进幼儿和谐发展(2)

2008-10-21  |  

  最后良好的师师关系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部分。师师关系包括一个班的搭班老师、老师和保育员阿姨、整个幼儿园老师、老师和后勤、领导与老师的关系等。幼儿的一日活动中,除了接触自己的同伴,还有老师、阿姨等,成人之间亲切的交谈、真诚的问候,可以直接感染孩子的情绪情感。教师与教师之间,坦诚交流,相互理解,化解矛盾,沟通

  心灵,形成真诚相待的氛围,不仅有助于自身素质提高,还会影响到幼儿将来的处世态度。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从教育过程看,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益的基本矛盾,是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身心发展的不适应。这个基本矛盾长期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因而导致效益不高、负担过重等问题的产生。问题的关键是要提高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的和谐水平和层次。教学过程不是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的简单叠加,它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和“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这里的“教”是针对“学”的“教”,“学”是针对“教”的“学”,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失去“学”的“教”或失去“教”的“学”都已不再是教学意义上的教与学。教学内容要与幼儿发展需求和发展水平相适应,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内容服务。教与学的目标要一致,不仅与幼儿的发展而且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首先要树立“教学就是服务”的新观念。真正和谐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教师要看到幼儿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要让幼儿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其次,我们要把“一切为了孩子”落到实处。《纲要》中也说到:“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者。”为此,我们还应该坚持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主体性。我们在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爱护幼儿,教育幼儿,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提高的能力。让幼儿在课堂上大胆发言,不轻易否定他们的每一个看似怪异的想法。

  第二.坚持平等性。我们提倡师生平等,教师与幼儿在生活上是朋友,学习上是导师和伙伴。过去那种约制人性的、束缚创造力的师生关系应该摒弃。师生平等充分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调动了幼儿的创新精神。

  第三.坚持尊重个性。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把幼儿的个性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同时注意幼儿个性的培养与全面发展相结合。幼儿个性的多样化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师应该对幼儿的个性都应该给予尊重、理解、引导和开发。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

  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家庭教育环境同样具有较大教育功能,它通过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教养而对学校教育和教学环境产生影响。家庭教育包含着多种因素,诸如家庭居住环境、物质条件、家族情感气氛、家庭社会阶层背景、家长教育观念、受教育程度、价值观念等等。家庭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环境对子女的影响还具有早期性和启蒙性特点。所以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家庭同学校一样,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不管做父母的愿意与否,都是一位教育者,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子女施以教育影响;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形成的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学校教育中仍在发挥作用。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只注重子女的营养平衡,忽视他的素养水准;注重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注重文化成绩,忽视品德人格。如何处理好幼儿的生理成熟的超

  前性与心理成熟的滞后性,学校教育的规范性和家庭教育的随意性之间矛盾,需要学校与家长共同来研究、探讨、协调,并着力形成共识,形成合力。所以我们要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使他们主动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环境。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生活态度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到家庭活动中。父母之间的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父母对长辈的体贴、尊重、照顾;父母对孩子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能够使孩子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其次,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在现代化社会条件下,随着家庭生活条件的大幅度改善和家庭教育热的兴起,家庭的教育功能日益显著,它与学校教育环境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心理学家威斯曼的一项研究证实,对学校的教育成就产生影响的一些主要因素同时存在于家庭环境中。所以,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环境,已成为一个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学校教育环境与社会教育环境的和谐。

  环境可以影响人的发展,这是一个古老的教育命题。智力的发展离不开激发智力的环境,高尚的情操要有高尚的环境来培养,特别是社会环境。江泽民总书记在《谈话》两次讲到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还专门提出:“校内外,课内课外,都要抓紧,一点放松不得。”

  学校教育环境与其他环境一样,都是人类生存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自己特殊的要素和环境特征。《纲要》中提出“幼儿社会态度和情感的培养应渗透在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所以我们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呆板的言语说教,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具有导向功能,引导幼儿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形成一种具有强大约束力的精神氛围;具有凝聚功能,学校里追求真理、探索知识的学习气氛,对于脑袋里塞满了问号的幼儿来说,具有极大吸引力和凝聚力;具有陶冶功能,学校的各种硬件设施和人文环境,会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应;具有健康功能,优美的环境,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具有美育功能,园舍中的自然美、教室中的装饰美、教学中的创造美,以及教师的仪表美、情感美、语言美等,都对幼儿正确审美观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很好的比喻了人性因受环境影响而改变的道理。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