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托班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4)

2016-07-04  |  

  3、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吃饭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一个环节,但对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孩子们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在吃饭时,泽泽看到饭在发愁,不知如何下手,自己在家从来没吃过饭,都是奶奶喂的;楠楠撒饭粒、婷婷挑食等等,从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吃饭做起,手把手指导使用小勺吃饭的方法,表扬不挑食的幼儿,学习一口饭一口菜细嚼慢咽……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培养和练习,孩子们逐渐掌握进餐的方法,进步了很多。

  4、环境创设,提供机会。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决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孩子们坚持不懈的锻炼,在日常生活中,我注重创设相应的环境提供操作的材料。如:用废旧雪碧瓶制成可爱的张嘴娃娃,再提供小勺、小豆等,幼儿在喂娃娃的同时,使用小勺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又如:利用碎布缝制果树及各种水果等,让幼儿进行摘果子的游戏、练习一一对应扣纽扣等生活技能。

  5、及时沟通,家园一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应该说造成刚入园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最大根源来自于家长。如果光靠幼儿园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将是纸上谈兵,因为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首先我通过召开家长会使家长明确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转变家长的错误观念,让家长懂得在家里不要剥夺幼儿自己动手的权利;其次向家长提出要求,配合在家让幼儿独立进餐、就寝,放手给幼儿一些自理的机会,并鼓励家长要有耐心和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共同促进幼儿的自理能力的提高;再是利用家园园地和家校互动平台向家长做好宣传工作。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和家长交谈,努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家长交流,避免双方的失败。作好个别性急家长的工作,防止他们想得太简单,并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从而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和家长约好幼儿园和家庭共同建立奖励机制,及时对幼儿的进步进行奖励,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总结反思:

  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劳动的种子,并使孩子富有进取精神,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个性品质,促进幼儿多元智能方面进步。

  1、幼儿的变化

  在生动形象的卡通人物的引导下、富有游戏情景的创设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洗手,而且知道了洗手的重要性,从而喜欢洗手。女孩知道上厕所后要用卫生纸擦屁股,大便后会主动提醒老师帮忙。在同伴的互帮互助下,孩子们乐意自己穿脱衣服和鞋子。在美妙歌曲的伴奏下,喝水便成了一种享受,一杯再一杯……

  在家也会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助倒垃圾、分碗筷、帮爸爸妈妈拿鞋子、学会了自己整理玩具等,。生活自理能力在家也得到了充分的实践,孩子们充分体验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乐趣。

  2、家长的变化

  以前,家长只知道尽量不让幼儿给自己添麻烦,怕累着,什么事都有家长包办代替,只知道小孩子可以让大人帮忙做事情。而现在家长会要求孩子去做、或在大人的帮助下做好;而不是包办代替。通过家长会、家长讲座、网上论坛、家长开放等活动,使家长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配合幼儿园,真正做到家园共育,家长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来。

  3、师的变化

  首先,提高了与家长合作工作的能力。过去,是说教式,特别是家长会上的一言堂,教师指挥家长被动做。现在,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良策,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真正让家长成为我们合作的伙伴。

  其次,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在实践中加强了收集资料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一课三研、互相观摩后教师们积极反思,沟通交流活动的细节和成功之处,总结教训,分享经验。教师能更多地从幼儿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充分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年龄特征,贴近实际,接近幼儿生活,教育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再次,提高了教师与幼儿的互动能力。老师会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的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点,是生理、心理迅速、连续发展的时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可塑性。我们教师和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创造自己的世间。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