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卷十七 北直八(11)

2016-05-04  |  

  五花城县东百里。山海卫治西南,其城连环五座,若五花然,相传唐太宗征辽时筑。《志》云:县东有大人城。唐贞观十八年,议伐辽,北输粟于营州,东输粟于古大人城。是也。或以为城盖秦始皇所筑。又洋河城,《郡志》云:在县东南十五里,方圆六里。又有山西城,在县西南五十里。皆唐太宗征辽时所筑。未详所据。临渝山县东南三十里。峰峦崛起,高千余仞,下临渝河。汉以此名县,隋临渝宫亦以山名。其相接者,曰连峰山,渝水径其西入于海。山之东有双峰并峙,因名。云峰山,在县东北五里,有数峰相属,绵亘如云。又横山,在县东五里,山势横亘,如屏障然。又紫荆山,在县南二里,下临洋河。麓有立石,状如妇人。魏收《志》海阳县有横山、新妇山,即此二山也。兔耳山县西七里。有双峰耸峙,如兔耳然。绝顶有潭,云气常蒙其上。微径屈曲,盘折而登,上平广,容数万人。宋宣和五年,张?以平州来归,败金将?毋于兔耳山。明建文二年,燕将谷祥败辽兵于部落岭,遂克兔耳山寨,即此。又卢峰山,在县西十五里,旧置驿于此,曰卢峰驿。今移驿入城,有卢峰铺。又熊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之阳,曰白塔庄,旧产金。又西接卢龙县界。雕崖山,在县西北三十里,怪石耸立,旁峰平漫。其东北面卓立如削,因险为寨,周里许,昔时避兵处也。《志》云:山在台头营北。营南有刀崖,顶平可容千余人,惟北面有微径可陟,号为绝险。又西北五里,有滴水崖,高千丈。旁为麻塔谷,山腰有石洞,中有泉。崖西五里为半壁山,险绝,有避兵寨。《志》云:县西北五十里,有栲栳山,旁为东胜寨。又西北二十里,为将台山,连界岭关,亦高峻可避兵。天马山县北二十里。本名马头崖。?岩突兀,如控马首于云霄。三伏常有积雪。隆庆初,蒙古土蛮入犯,邑人多避兵于此。万历中,改今名。又茶芽山,在县东北二十里,一名八角山。又九花崖,顶有洞,泉出其中,谓之圣水。又东北十里,曰羊角山,高峻,有小城,仅容三四百人,土人谓之南寨。又东北五里,为塔子山,上有砖浮图,名女儿塔。隆庆初,边寇犯境,邑人多避兵于此。今有垒,周里余。又偏顶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高插云霄。山半平漫半顷,可耕植,号平台。隆庆初,居民避兵于此,亦得免,皆东方保障也。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