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5)

2016-04-01  |  

  7.教师要善于要把握课堂互动、合作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学习,往往收到可喜的实效。学生在合作、互动,互助中取长补短,更轻松自如地 表达自己观点和鉴赏他人展示,这样学生充分发挥了自主性,积极性,便能很好地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8.变换方式,形成能力

  在新课标的新理念指导下,教师必须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来改变教学的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就是要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在课堂中主动、大胆、尽情地动脑、动口、动手,自由发挥自身的学习个性,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就是要使课堂呈现多元化,通过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树立学习主人翁意识。

  9.培养习惯,快乐成长

  习惯成自然,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使人快乐成长,终身受益。学生好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帮助和引导,学生要纠正并养成良好的习惯更离不开老师的关爱和鼓励。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

  10.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学生刚入学,每一个人的知识层面不同,各自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同,我们对他们的要求也应该不同。我们要从刚入学就开始,作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起点。由于个人能力存在差异性,对学生的要求要从实际出发,慢慢来培养其习惯。这时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求慢,求稳,不能求快,使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拿学生练习写作来说吧,对学生习作不必过分地讲求格式,也不必过多地要求中心集中,至于那些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修辞就更不用提了。刚开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自主写两段、三段就可以。主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己的心情。因为这是自主学习的开始,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开头难的现象。学生克服了这种恐惧心理,就为以后自主习作的习惯培养起了关键的作用。

  11.寓教于乐,巩固成果。

  任何一种习惯的形成都需要一个往返起伏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习作的习惯也不例外。以此,在初始阶段,教师要在教学中及时清除障碍,铺平道路,寓教于乐,巩固成果。在这阶段,教师对学生要有耐心,使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同样的道理,教师对学生其余的学习要求也应如此。为各种类型的学生铺设不同的知识航道,快乐的学习才能使学生乐此不疲,这时学生的脑筋也就动起来了。当学生感到一种喜悦,一种冲动,学习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的时候,他们就在无忧无虑中快乐地学到了知识,得到了成长,自然而然地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便得以形成。

  总之,自主学习是主体教育思想在教学领域的反映,我们只有把课堂教学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积极促进学生学习形式的改变,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