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友爱残疾人》教学规划(4)

2013-05-08  |  

  七、模块的教学措施

  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采取谈话法,亲身体验法,调查访问法,讨论和交流等方法,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使学生深刻地体验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残疾人为取得成功较常人更多的付出,也增进了儿童对残疾人的友爱和尊重。

  1、创设情境,开展模拟体验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教师一定要保证模拟活动的进行,切不可用介绍残疾人的事迹代替模拟活动。

  2、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我的感想”是本课题一项重要作业,教师最好在模拟体验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并进行交流。“我的感想”强调个人的真实感受,不求篇幅字数。

  4、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时,要考虑到三年级学生年纪较小,生活经验也不丰富,特别是农村学生见识少,让他们调查残疾人专用设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制定调查表,适当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学生所作的调查不可能很深入,教师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关于调查社区在“助残日”那天开展的肋残活动,老师可带学生去调查采访社区有关领导。

  5、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探究方式来学习和讨论,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6、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让学生尽情地交流与分享,从中产生心理认识以及新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从中学会自我追求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人体验和个人感受,同时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7、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时,教师要适当引导,帮助学生提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的助残行为,比如爱护各种场所的残疾人专用设施,不要随便占用残疾人专用的设施。

  8、联同社区开展助残活动,让学生回归生活,以实际行动去帮助残疾人。

  八、模块的课时安排

  三课时

  九、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与思路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了解比较优秀的残疾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进对残疾人理解、尊重和友爱的情感。

  教学思路

  针对学生对残疾人不了解、不理解这一现状,让全体学生参与模拟体验活动,以感受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便并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交流,从而在思想上对残疾人有新的认识,产生理解与关爱之情;与此同时让学生阅读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迹和观看刚结束不久的亚残运会运动员们的比赛片段,增进学生对残疾人的尊重和敬佩之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让学生学会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并进行调查访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体会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增进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以实际行动帮助残疾人。

  教学思路

  本课时是把调查和助残活动合为一课时,在校外进行。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带领全班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区,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调查了解有关部门和社区关爱残疾人的情况。联同社区民政部门在“全国助残日”开展扶残助残活动,让学生体验如何帮助残疾人,从小种下帮助弱势群体的种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各种残疾人专用设施,以及社会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社会对残疾人的关心;增进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树立从小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弱势群体的意识。

  教学思路

  在老师指导下开展调查了解活动,了解残疾人专用设施以及对社会怎样帮助残疾人的情况。通过在课堂上资料展示交流活动,进一步巩固认识残疾人专用设施以及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