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退缩游戏干预的效果和机制(7)

2013-04-01  |  

  七、讨论

  综上所述,干预取得了如下的效果:1.在倒返实验中,苗苗与人交往的时间在A181A2B2四个阶段呈现出如下趋势:较短――逐渐延长――迅速回落――反复曲折逐渐延长。这种变化趋势与倒返实验因果假设的规律基本吻合,说明苗苗交往行为的改变源于游戏干预。统计检验表明,B2与A1和A2有极显著差别,进一步说明游戏干预的作用。2.交往的主动性提高,语言交流明显增多,交往的内容逐渐深入丰富,表明交往的质量提高。3.交往范围逐渐扩大,同伴关系明显改善,师幼关系质量提高。4.问题行为明显减少,退缩行为基本消失。5.在幼儿园的兴趣扩大,探索动机增强,注意力得到较好的改善。

  可见,幼儿集体游戏干预可以提高干预对象的交往频率,改善其交往质量,提高其适应水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验证了研究的假设。究其原因,可主要归为如下两方面。

  首先,角色游戏促进了幼儿自我和社会性的发展。在本研究中,角色游戏是干预的切入点。也是贯穿始终的干预游戏,对于降低苗苗的退缩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角色游戏为何会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呢?我们结合阿德勒、米德和沙利文的理论来探悉其中的可能机制。

  从阿德勒的观点而论,对于幼小的儿童来讲,成人代表着力量和能力,可以满足他/她的几乎所有需要,这不仅会引发儿童的依恋,而且会使他们对成人产生信赖感和崇拜感,同时也正是成人的能力使儿童发现了自我的不足,由此产生了“自卑”,这里所谈及的“自卑”不是静止、破坏的因素。而是行动的动力,是一种挑战。阿德勒认为,人们天生具有接受这种挑战并克服自卑的驱力,并因此会不断学习以摆脱自卑。但囿于能力,幼小儿童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往往会招致失败,于是产生需要和能力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就是游戏,游戏可以使儿童超越现有能力的局限,随心所欲地扮演成人,学习成人的行为。他们会首先学习父母而后学习其他成人,不断地在游戏中模仿并演绎他们梦想的成人生活。尽管这只是对成人的肤浅学习,却已经能够给他们带来行动――效能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自卑。人们就是在不断地产生自卑――行动――效能感――快乐――行动――自卑――行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因此,阿德勒认为,自我具有创造性,生活即是为追求优越而进行的一场有意识的战斗。同时,这里的自我不是自行其事的,而是具有社会性的自我,因为在人的基因里潜伏着通过彼此的合作来共同创造优越感的基本动机。换言之,儿童为摆脱自卑所从事的活动,不是自行其事的孤独之战,而是需要与他人合作的同伴合作行为,他们会通过不断的冲突而发展包括社会技能在内的各种适应能力,从而不断增长能力、完善个性。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如果从该视角来解析退缩幼儿的行为,可以推断,退缩幼儿在接受成人帮助时,也会产生自卑感,但他们可能仅仅止于自卑,不能积极面对能力的挑战,而是以逃避的方式避免更多的自卑感。逃避的态度和行为包括无所事事、旁观和独自游戏等。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娃娃家游戏吸引退缩儿童参与其中,并在游戏中给予适宜的干预,增加他们的成功感和效能感,使他们获得游戏的快乐,从而积极地行动,在行动中发现不足,进而产生自卑以激发更多的积极行动。这里的积极行动不是孤独的游戏,它能够诱发共同创造优越感的基本动机,从而将退缩儿童引入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克服退缩行为。游戏干预的过程就是通过游戏和教师的干预启动积极行动、使儿童获得效能感和快乐感、再强化积极行动的过程。当退缩幼儿在良性循环中的发展成为惯性时也就是游戏干预退出之时。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