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幼儿音乐教学的四种模式(3)

2010-11-01  |  

  抒情表达模式还可以广泛运用在舞蹈、打击乐器演奏等活动之中。运用时应注意要充分激发儿童表达情感的愿望,表达的音乐载体应尽量简单易学,表达时应引导幼儿体会与他人的情感交流。

  三、支架学习模式

  幼儿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而幼儿在审美过程中必须以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作为支持,因此,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必不可少。而以往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多是通过“授—受式”的教学模式进行,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严重缺失,幼儿学习时索然无味,创造性更是难以培养。而支架式学习模式能充分解决这一难题。

  支架式学习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找到各类型音乐活动中儿童必备的元素性的知识与技能,教师搭建支架,使幼儿沿着脚手架一步一步向上攀升,教师进行引导,最后撤去脚手架,最终引导幼儿自主建构音乐大厦。

  该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激发欲望—支架学习—探索创造。首先,教师创造相应情境,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接着,在幼儿感到需要学习时引导幼儿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元素性的音乐知识技能,并引导幼儿迁移这些知识技能,进行自主地、创造性地表现。

  下面以舞蹈《采茶扑蝶》为例,分析该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1.幼儿观看采茶情景的VCD,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表现的欲望。

  2.欣赏音乐《采茶扑蝶》,体验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感受劳动的喜悦心情。

  3.以音乐为背景,再次观看VCD,观察采茶的劳动动作,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

  4.教师示范讲解采茶的基本动作,幼儿学习。

  5.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探索各种采茶动作,如左右手采茶、高低手采茶、两两结伴采茶等。教师随机观察,并予以适当点拨与艺术加工。

  6.幼儿听音乐自由表演采茶动作。

  7.以提线蝴蝶吸引幼儿兴趣,在启发幼儿创编扑蝶的基础上,随音乐完整表演《采茶扑蝶》。

  运用支架式学习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准确把握不同类型的音乐活动中哪些知识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概念性框架,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富有美感的活动中轻松掌握这些支架式的知识技能,如何启发幼儿在对音乐的感受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这些支架式的知识技能自由地表现音乐。

  四、探索创造模式

  探索创造模式依据杜威“从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及布鲁纳等人的教育理论,为幼儿提供材料充足的活动环境,引导幼儿应用各种感官,通过实践操作,在探索、玩弄中体验音乐的节奏、音高、速度、力度、曲势等音乐表现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该模式的基本实施程序是: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创造表现。在自由探索阶段,教师提供探索空间与充分的探索材料,引导幼儿在其中自由地探索、发现;引导探索阶段中,教师在幼儿自由探索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有目的、有意识地探索材料的音乐表现方式,体验音乐的节奏、音高、速度、力度、曲势等音乐表现手段;创造表现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自由地伴随音乐进行创造性地表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