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卷六 性理三(14)

2016-05-19  |  

  周明作谓:"私欲去则为仁。"曰:"谓私欲去后,仁之体见,则可;谓私欲去后便为仁,则不可。譬如日月之光,云雾蔽之,固是不见。若谓云雾去,则便指为日月,亦不可。如水亦然。沙石杂之,固非水之本然。然沙石去后,自有所谓水者,不可便谓无沙无石为水也。"〔雉〕

  余正叔谓:"无私欲是仁。"曰:"谓之无私欲然后仁,则可;谓无私便是仁,则不可。盖惟无私欲而后仁始见,如无所壅底而后水方行。"方叔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曰:"无私,是仁之前事;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仁之后事。惟无私,然后仁;惟仁,然后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要在二者之间识得毕竟仁是甚模样。欲晓得仁名义,须并'义、礼、智'三字看。欲真个见得仁底模样,须是从'克己复礼'做工夫去。今人说仁,如糖,皆道是甜;不曾吃著,不知甜是甚滋味。圣人都不说破,在学者以身体之而已矣。"〔闳祖〕

  或问:"仁当何训?"曰:"不必须用一字训,但要晓得大意通透。"

  "仁"字说得广处,是全体。恻隐、慈爱底,是说他本相。〔高〕

  仁是根,恻隐是萌芽。亲亲、仁民、爱物,便是推广到枝叶处。〔夔孙〕

  仁固有知觉;唤知觉做仁,却不得。〔闳祖〕

  以名义言之,仁自是爱之体,觉自是智之用,本不相同。但仁包四德。苟仁矣,安有不觉者乎!〔道夫〕

  问:"以爱名仁,是仁之迹;以觉言仁,是仁之端。程子曰:'仁道难名,惟公近之,不可便以公为仁。'毕竟仁之全体如何识认?'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孟子所谓'万物皆备於我',是仁之体否?"先生曰:"觉,决不可以言仁,虽足以知仁,自属智了。爱分明是仁之迹。"浩曰:"恻隐是仁情之动处。要识仁,须是兼义、礼、智看。有个宜底意思是义,有个让底意思是礼,有个别白底意思是智,有个爱底意思是仁。仁是天理,公是天理。故伊川谓:'惟公近之。'又恐人滞著,随即曰:'不可便以公为仁。''万物皆备'固是仁,然仁之得名却不然。""浩曰"二字可疑。〔浩〕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