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曼殊:一切有情,都无挂碍(3)

2010-03-07  |  

  曼殊的第一次出家是在1895年,即他12岁时,也有传记作家认为应是17岁时。当时他的父亲去上海做生意,他在老家大病一场,好不容易活过来之后,又觉得呆在家里处处不顺畅,于是就进入了寺庙,一开始也是规规矩矩的,但后来因为偷吃了一只鸽子而犯了戒律,于是被逐出佛门。这本是少年无知之事,后来有传记作家认为,三岁看到老,曼殊是那种经受不了清规戒律之人,有第一次一定会有第二次,所以有人说他在佛学上是不能跟弘一相提并论的。不过一百年之后,中外皆有在家修禅之人,也还有就是像去禅修院上班这种方式的,不是说一定要克守一种修禅方式的。当然了,12岁进寺庙也不是去马上修禅,这只是解决一种生计问题,就像现在去做童工——恕我不敬。

  也有种说法认为,曼殊在青春期也并未显出艺术家之灵性,说他在近20岁时不要说赋诗作画,写字尚缺笔少画,但为什么后来成为大才子了呢,那就是靠他的悟道。其实我觉得也不能把一个悟字说玄了。民国及民国前夕,气场和圈子的作用还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感觉到,那个时候的文人才活得像个文人,因为他们不仅有自己的帮要混,而且相对比较纯粹一些。看看曼殊交往的朋友,只要举出陈独秀、章士钊这些高人的名字就可以了,所以说曼殊的上路很快,他也写出许多当时即为人称道,今天仍有生命力的好作品,如《断鸿零雁记》等。绘画上亦如此,苏曼殊未上过正规艺术学校,也未师从任何大师,其画却连黄宾虹也盛赞之。这里面除了文人墨客的相互唱和追捧之外,也应看出他的确是悟到了一些艺术的真谛,这也符合他对悟道的理论,他在《随笔》中曾有这样的话:“泰西大学士言西人以智性识物,东人以感情悟物。”可见他是极信悟的。因为就他对佛的理解,他是不可能去身体力行的,所以他只能靠悟的办法,而要让他走苦修之路,那他就不是曼殊了,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佛门的叛逆者。

  传说他在杭州住在庙里时,白天睡觉,而晚上则在西湖边行走,有时一走就是一夜,直到黎明才回寺院里。如此昼伏夜出,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怪人,但因为那时曼殊已是名士,所以对他也无多少约束了。

  第一次出家是迫于生计,第二次是受感情刺激。

  曼殊17岁留学时又爱上了日本女子菊子,但因广东的家里反对,反对的理由是菊子曾经做过歌妓。当时曼殊的父亲已经去世,而他的大老婆陈氏大权独揽,这河合仙自然说不上什么话来,而那个痴情的菊子又为他殉情而跳海自杀,这是何等壮烈之事啊!

  这个事情对曼殊的打击甚大,后来他写作《断鸿零雁记》等跟此事直接有关。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