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卷十四 北直五(5)

2016-05-04  |  

  陉山县东北五十里。井陉之险,为河北、河东之关要。今县境诸山错列,大约与陉山相连接,俱太行之支陇也。详见前重险井陉。

  城山县东南三十里,一名障城山。以山似城垣而名。金末,武仙余党赵贵等据山侵掠,蒙古将焦德裕击平之。明初,大兵下井陉,别将费聚取城山寨。是也。又东南二十里有神山,岩谷幽邃。射垛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志》云:秦王翦伐赵,下井陉,尝射垛于此。又东南十里为苍岩山,峰峦叠翠,高出云表,中有石泉,虽旱不竭。又剑山,在县东十里,山峰高秀,如剑卓立,因名。

  大台山县西北二十里。址削顶平,雄秀甲于封内,亦名五峰山。宋靖康间,女真入犯,居民多避兵于此。观音坨山,在县北四十里,孤峰插天,盘亘千仞,上可容千余人。中有清泉,飞瀑绕流而下。其相近有鹿耳岭,山胁两开,形如鹿耳,因名。《志》云:县西十里有百华山,林壑深邃,石磴崎岖。

  云凤山县东北四十里。山势回翔,有险可恃。元末,土人保此,曰凤山寨。又东北四十里,有銮台山,相传隋文帝曾驻于此。两下岭,在县西三十里。山脊隆起,东西陡削如墙壁然。又县东南八十里,有石墙岭,悬崖险峻,有路仅通一线。《志》云:驴桥岭,在县西十里,岭口为戍守处。又有长银洞,在县东南四十里,相传旧尝产银。

  甘淘河县东南十五里。其地有柏山岩,河流绕其下,一名冶河。其上源出山西平定州。流经县境,合于绵蔓水。又东北流入平山县界,合于滹沱河。《元史》:滹沱在真定境中,每患决溢。议者谓滹沱河源本微,与冶河初不相通,后二水合流,其势始盛,因分引冶河东出,滹沱稍减。至大初,滹沱复决真定南关,仍合于冶河。自是数有决溢之患。

  绵蔓水在县南门外。源亦出平定州也。东流入县界,经城南,至县东二十里洪口桥,入于甘淘河。一名阜浆水,又曰回星水。孔颖达曰:韩信出背水陈,盖在绵蔓水上。《郡志》县东北二十五里有微水,亦流入甘淘河。七里涧,在县东北,诸山溪之水在县北境者,皆汇流于此。南入绵蔓河,霖潦暴作,行路皆绝云。《舆程记》县东北五十里有石桥,跨七里涧上。又东北十里为平望桥,接获鹿县界。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