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数学活动生活化的有效途径(2)

2016-04-12  |  

  二、巧妙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材料

  操作材料是数学活动中幼儿赖以思维的物质基础,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新奇古怪的操作材料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选择现实中的自然物品作为数学材料更能让幼儿把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也省去了我们老师做教具和学具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我们尝试从孩子身边的材料入手,如:幼儿学习“排序”时,请孩子回家找找哪些东西可以用来排队,看看谁找的又多又好。有了这样小小的任务,孩子们可认真了, 都从家里带来了种类繁多的材料,包含的关系数学也不计其数。幼儿对同伴的材料往往会产生好奇,总想看一看,摸一摸,我就利用幼儿这种好奇心,引导他们在同伴的材料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相互地交换操作,可用材料极其丰富,不但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在不同材料蕴藏的数学关系中,拓宽了幼儿的视野。这样一来,既给了孩子参与活动材料准备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又让孩子在寻找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思考的过程;又如学习看图列算式时,就选取随手可得且幼儿非常熟悉的各类积木、树叶、扑克牌等等。在这种生活化材料的操作摆弄中,幼儿摆脱了正规数学活动中的任务压力,获得了一种更为自然的无拘束的心境,表现出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得到了无限的乐趣,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数学经验。

  三、积极营造游戏化的自主环境

  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生活化既包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也包括在设置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正如皮亚杰所说:“儿童学习的途径应具有生活性,更多的是在生活或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而不是在数学情景中学习。”我们都知道“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因此我们应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数学,将数学教学的目的巧妙地转化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标”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在活动中教师要淡化目的,强化手段,看轻结果,重视过程。我们在选择与设计数学游戏时,不仅要根据内容选择游戏方式,还应考虑到所选择的游戏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符合幼儿的需求,有趣的游戏才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让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感受、获得或运用到相关的数学知识。如在《水果店》的活动中,我把整个活动场景布置成一个大的水果超市,给每个幼儿5元钱让他们自己去挑选喜欢的水果,但必须正好用完5元钱,就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下子都被调动了起来。孩子们有的用5元钱买了一样水果,有的买了两样、三样等等,5的加法算式就全部出来了,我只需帮助记录和展示一下结果就可以了。所有的环节都有幼儿的参与,虽然是游戏,但是体会到的真实情感是深刻的,整个过程充满了游戏的快乐,又有学习提高的深度,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学习。由于活动内容来自生活,活动情节丰富有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极大兴趣,满足了幼儿自我探索的愿望,体现了个性化的魅力,实现了幼儿快乐学习的理想。灵活机动地利用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充满和谐、轻松、愉悦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