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2)

2014-10-24  |  

  二、 问题解决之前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学生在意识到自己正在解决的是个数学问题之后,那么他接着要做的就是对解决的问题进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一)明确数学问题的一般呈现形式

  数学问题的呈现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图画式、图文结合式、表格式和文字叙述式等。

  1、图画式。一年级教材中出现了很多纯图画式的数学问题。

  2、表格式。本册教材中的表格式数学问题不是很多.

  3、图文结合式。

  4、文字叙述式。本册教材中出现的文字叙述式的数学问题也比较多。

  (二)明确解决问题拥有哪些信息

  如果学生能够明确解决的数学问题自己已经拥有哪些信息,那么他才具备解决问题的武器。从前面数学问题呈现的一般形式中,把需要的信息从中剥离开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从发掘这些信息的难易程度而言,图画式最难,接着是表格式、图文结合式,最后才是文字叙述式。(详见表格)

  数学问题呈现形式

  条件是否需要

  转化成语言

  问题是否需要

  转化成语言

  图画式

  需要

  需要

  表格式

  需要

  不需要

  图文结合式

  需要

  不需要

  文字叙述式

  不需要

  不需要

  这张表格提示我们,虽然学生最先接触的是看似简单的图画式的解决问题,其实这种类型的问题解决对学生的语言表述和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很高。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

  三、 问题解决过程中解题策略的寻找

  问题解决的方法和策略是多种多样的。

  (一)掌握基本运算原理,把握问题解决基本起点。

  (二)选择有效操作方式,搭建问题解决基本通道。

  直观操作是化难为易的很好方式。如果学生出现混淆和困难,教师可以用直观操作帮助他。

  如果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区分不了,教师就可以用圆片或小棒代替题中的数量。摆过之后,学生自然能清楚。要解决的问题也就应韧而解了。

  (三)训练基本数量关系,夯实问题解决技巧。

  虽然新教材不集中呈现基本数量关系,但是教师却不能轻视基本数量关系的训练。

  (四)学会合作与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一学段侧重于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活动,并在交流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益处,使交流成为他们所认同的一种解决问题的合理方式。学生首先要会合作,会交流。由于学生年龄小,许多学生都是处于欲言又止的状态。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就必须首先提高学生的数学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样日积月累的数学语言练习,再引导学生多多的合作、交流,就能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问题解决之后的反思与评价

  解决问题的反思和评价作为解决问题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和关注,能确保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合理、有效。其实,我们教师会经常发现,低年级孩子解决的问题,有时自己读一读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回过头来反思自己的解决过程,不断调整自己的解决策略,提高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