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教学思想中辩证范畴探微(5)

2008-10-18  |  

  五、博与约

  博与约也是学习活动宏观控制中的矛盾关系:基础与专攻。

  朱熹说:“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孟子曰,博学之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做先观《论》《孟》《大学》《中庸》,以考圣贤之意;读史以考存亡治乱之迹;读诸子百家,以见其驳杂之病。其节目自有次序,不可逾越。近日,学者多喜从约,而不于博求之。不知不求于博,何以考验其约……又有专于博上求之,而不返其约,今日考一制度,明日又考一制度,空于用处作工夫,其病又甚于约而不博者。”

  朱熹对博与约的论述有两个意思。

  首先,从学习进程看,提出一条先约后博再约的治学路径。第一个“约”,应该是简,因为刚开始学习,接触的面窄,内容少,这是很自然的。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扩大知识面,但随着知识的增长,又要确立主攻方向,在深度上追求,因此,第二个“约”是深。

  其次,在博和约的逻辑关系上,朱熹认为博和约相互制约,又相辅相成。没有约,“但求众物比类之同,而不究一物性情之异,则于理之精微者有不察矣”,博就成了漫无目的的白作工夫;没有博,约的正确性难以“考验”,“博而后约”“惟先博而后约,然后能不流杂”,因此,专求于博或专求于约“均是无益”,都有要反对,正确的做法是正确认识博和约的作用,正确处理好博和约的关系。

  从朱熹对博与约、宽与紧的论述,可以看出,朱熹注重从宏观上把握治学的规律。如果说处理好宽与紧的关系,能使治学按步就班、稳步扎实、从容不迫地进行,则处理好博与约的关系能让学人构建起一个动态优化的知识系统,保证读书治学有成就。说它是一个知识系统,从朱熹列出的书单和学习要求及其节目次序可以看出;说它是动态的,从博和约的关系及作用可以看出;说它是优化的,从博能考验约,约能察理之精微可以看出。

  六、温故与知新

  这对范畴讲的是学习活动中已知与新知的矛盾关系。

  朱熹认为已知与新知是紧密联系着的,读书要不断温习已学过的内容,发掘里面的还未弄清的含义。朱熹猜测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反映到意识中道理也是由相互联系的一些部分组成的,你在读书时不可能一次性理解到思想家的全部思想,书要一部分一部分读,所得也只能由片面到全面,由简单到丰富,由肤浅到深刻,因此,他说:“新者,只是故中底道理,时习得熟,渐渐发得出来。”“温故而知新,不是离了故底,别有一个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