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多元智能理论是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1(2)

2008-10-16  |  

  但由于受教育者之间存在先天条件的差异,生活环境和教育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因此,素质教育也强调要重视因材施教,以使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它重视个体的发展,也重视每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第一,人的发展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马克思曾说,“人在本质上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 受教育者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及人自身的实践,无不具有时代的特征,因而个人的素质应体现整个人类进化、社会文化进步的特征。第二,不同时代总是对人的素质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人的素质的发展提出不同的条件。如斯巴达的教育是要培养忠诚的军人,而古代雅典的教育则是要培养良好的公民。因此,社会所要求培养人的素质总带有鲜明的自己时代的烙印。 

  另外,教育具有多层次性、多规格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教育各阶段及各个年级客观上就存在不同的标准,同时针对受教育者发展潜力的差异,教育也具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这些不同的要求反映到教育目标的培养上就是不同的学科应形成学生不同的能力或素质。这也决定了我国的学校教育应实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可多元智能理论到底能给素质教育什么支持呢?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及其缺陷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对传统智力理论批判的基础上,于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且最初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有7种不同类型的智能:1.言语-语言智能。2.逻辑-数理智能。3.视觉空间智力。4.身体-动觉智力。5.音乐智力。6.人际交往智力。7.自知自省智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1999年出版的《智力与的重构》一书中,加德纳又设想了三种潜在的新智能,即存在智能,道德智力和精神智力,并认为“精神智力使我们有能力把握宇宙和超自然的信念,但它最终依赖一定的感受能力。”[3]而对于其中的音乐智能,加德纳认为这不能由日益积累的生活经验来决定。音乐智能既然不能由经验来决定,那就是说人们是通过遗传或某种神秘的力量而获得这种智能的。而且加德纳也说,“我们都认为人们的多种智力均为与生俱来”。[4]这就使他的理论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人的素质和发展是先天决定的倾向。既然智能的先天的,那教育的作用有多大?教育还有存在的意义?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