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数活动的人文精神 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3)

2016-11-23  |  

  同时,由于数活动的特殊性,孩子的学习有两极化,所以,要注重那些能力相对弱的、自信心不足的幼儿,因为,他们更需要老师的鼓励,从而,树立起操作的自信、体验到操作的乐趣。如宇骋小朋友胆子特小,且对数活动兴趣不大,看到操作后,他不知道应该先去哪操作,只是无目的地观望,于是,我逐步引导,帮助、表扬,使他逐步树立了自信心,产生了对操作活动的兴趣,知道了先尝试基本操作,再逐步体验挑战性的操作。在期末测试中,他自信地操作,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又如,在数活动“图形世界”中“图形拼板”操作时,袁袁随意抓了一个图形想嵌入,可就是不成功,我便提示他:“如果这样不行,再试试其他方法拼,好吗?”而不是急于将答案告诉他,也不是急于否定或肯定袁袁的见解,而是适时适度的点拨,留时间让孩子自己来发现、思考,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体验到操作的乐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结果,袁袁真的把图形板拼好了,接着,他又尝试着新的操作……除了关注好能力弱的孩子,对于那些智力发展较好,但行为习惯等发展较差的孩子,我们也应该给予关注,与他们多沟通,适时地运用明、暗示等方法,帮助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有意注意等非智力因素的素质,而不只是关注他们的操作结果。如,乐乐是我们班数发展较好的孩子,每次操作成绩都不错,但他注意力易分散,行为习惯差。有一次小班的孩子来看我们的数活动,他一边随意地操作,一边偷看着我,注意力开始分散,最终,他控制不住,和小班的一个孩子玩闹起来了,于是,我先用眼神提醒、暗示他,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就再次用语言进行提醒,结果,他在我的提示下,注意力开始集中,进行了操作……

  三、有效运用好同伴效应

  幼儿生活在群体中,同伴的行为对每个幼儿都有很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在幼儿操作、交往中表现更是突出,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同伴效应,利用群体交往中的互动作用,激起同伴间的相互学习,以达到交流互学的效果和增强活动的效益,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如,在数活动“拼拼乐”中,能力强的乐乐操作起来得心应手,完成了一幅又一幅作品,还一边拼,一边说:“这拼出了个大螃蟹的壳,这是小鱼、泡泡、遥控器……”对自己的成果非常开心,虽然玩了很久了,但仍在那里操作着,不愿离开。而能力弱的王韦等孩子,却只是摆弄着图形片,几次不行,就对活动失去了兴趣,准备离开。于是,我就鼓励乐乐和他们合作活动,一方面让乐乐体验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并带动其他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使王韦等孩子也能在同伴的影响下获得初步的成功,增强起信心,激起再次尝试的愿望。又如,在开始的数操作中,大部分孩子玩好操作后,对老师提出的“把玩具材料放好后,再去其他组玩”的要求不理会,仅有可心等个别女孩子,会按我的要求,归放好,再离开。于是,我就让其他孩子进行观察,学习,并让可心等来做小老师检查,久而久之,孩子的这一习惯就在伙伴的帮带中养成了。

  四、有效实施好评价策略

  哲学家马基亚弗利曾说过:人的性格和承诺都靠不住,靠的住的只有习惯。足以证明,教育不只是为了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有远比之更重要的方面。所以,在活动中,我们评价的范围是全面的,不仅指向幼儿操作活动完成的质量情况,更注重主体性发展水平及幼儿其他个性特征的评价:以幼儿活动欲望的强弱、对材料持有兴趣的高低、操作活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能否进行独立的思维、有无探索和创新精神等为评价指标,评判出孩子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并且,注意多观察、多了解、多反思,及时调动,鼓励幼儿,随时调控,把握关键,促成孩子主体性的发挥。如,在每次活动中,我设计好观察记录表,就评价指标进行评定;每次活动后的效果反思,也关注孩子的主体及个性等的评价;同时,做好数活动的个案追踪记录分析,把这些指标落实到实处,具有可操作性。

  以上,是我对“幼儿数活动对孩子主体性发展的促进作用”的一些体会,相信通过对幼儿数活动中人文精神的不断探索,孩子的主体性发展会有更大的空间!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