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觉迷录》01(9)

2016-05-17  |  

  然而,这桩天字号文字狱案的处置结果,并不能以雍正的意志为转移。当雍正帝驾崩后的当年,皇太子弘历即位,是为乾隆帝。乾隆当上皇帝仅有四十三天,即雍正十三年(年)十二月八日,就违背乃父“朕之子孙,将来亦不得以其诋毁朕躬,而追究诛戮”的遗命。他降旨道:“曾静大逆不道,虽处之极典,不足蔽其辜。”

  他认为曾静、张熙所犯罪行,在雍正时得到宽容赦免,那是皇考的“政策”。乾隆强调按照处置吕留良案的先例处置曾静案,改变雍正的“攻心”为“灭身”的处置方针。于是下令:“著湖广督抚将曾静、张熙即行锁拿,遴选干员解京候审,毋得疏纵曳漏。其嫡属交地方严行看守候旨。”

  同年十二月十九日,乾隆帝又下令将“曾静、张熙著照法司所拟,凌迟处死。”

  接着将雍正精心编撰刊行天下的《大义觉迷录》宣布为禁书,停止刊刻,停止颁发,私藏者治罪,在全国范围内统统收缴销毁。《大义觉迷录》是雍正朝御制国书,刊行全国使其家喻户晓,欲以使人人“觉迷”。转眼之间,乾隆继位宣布为特号禁书,凡有私藏者,即有杀头灭身之罪,惟恐有一人“觉迷”。从此《大义觉迷录》成为绝世罕见的一部皇帝撰写的御制国书,湮没二百多年不见天日,这一切更增加了它的神秘色彩。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对曾静谋反案和吕留良文字狱案的公开审讯和批判,实际是把父王自己推上审判台;雍正的 “华夷之别”的新释、十大罪状的自我辩解、皇宫中的秘闻丑事泄露、皇子间尔虞我诈、文武大臣间明枪暗箭等等,统统详细地记录于《大义觉迷录》一书中,损害了万乘之尊皇帝的光辉形象,暴露了国祚和宫廷的绝密,起到反宣传作用,根本达不到使臣民“觉迷”的目的,只能更增强人们的反清排满情绪。因此必须彻底剪除禁锢异端思想的蔓延,肃清其流毒。同时留着这两个弥天重犯”当“反面教员”,更难以起到“感化”教育的作用。证明他父皇失德确有其事。乾隆深思熟虑,甘愿冒着违犯父王遗命的罪名,诛杀了曾静、张熙,以绝后患。乾隆此举,实际上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翻版,比其乃父的深谋远虑“出奇料理”低劣多了。清朝文字狱是我国历史上数量最多的朝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正是清王朝兴盛时期,这三代皇帝都具有雄才大略有所作为,希图传江山于万世,留英名于百代,采取政治上消除敌对势力,而且加强思想文化领域的绝对统一,故而这一历史时期文字狱相对苛繁频仍。这三代皇帝制造的文字狱,有案可查的就有一百七十多起,但就其文字狱的特色来看,都远不及雍正朝时的曾静、吕留良文字狱最富有特色,雍正朝时这桩文字狱案,不仅诛连规模之广,治罪诛戮之严酷,而且处置上的“出奇料理”,堪称文字狱案的绝无仅有。雍正敢于公开全案的详细末节,敢于公开大批判大辩论,敢于向天下刊发《大义觉迷录》,让人人皆知;敢于无罪赦免“弥天重犯”让其自新,当反面宣传员;敢于让读书士子对此案人人表态;敢于让人们对照自己,搞人人过关等。凡此种种,都给后人留下许多问号。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