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研究及策略(3)

2013-12-18  |  

  三、应对策略

  小组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的有效参与,如果没有小组合作成员的有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充其量也只是徒有其形而无其神,不能真正起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反而会影响学生的发展,那么如何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呢?

  针对以上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探讨及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谈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确定活动的课题后,在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协商进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特别是要兼顾那些平时在班里处于弱势的学生,让他们肩负一定的任务,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能力和自信。

  1、明确职责。

  小组明确了合作探究的方向和要求后,就要考虑每个成员间的合理分工。一般的合作小组由前后桌四位同学组成,也可以由研究兴趣相同的同学自愿组织(4—6人为宜)而成,这样规模的小组在明确各自分工的提前下有利于形成探讨的气氛。那怎么分工比较合理呢?通常情况下,需要一个组长主持,需要一个同学记录,需要一个同学负责器材选取与操作,到完成合作探究后还需要确定一位同学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探究的过程与结果。这样在组长的组织下就可以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一步一步地思考问题,一个一个地发表意见,最终完善计划并参与实践,达到理想地合作效果。如《蚂蚁》一课当学生刚开始观察时发现蚂蚁要到处乱爬,怎么解决呢?这个生成性的问题就需要大家集思广益,就地解决,这时就要这样的分工与合作。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科学课的合作学习要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允许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如《摆的研究》中当小组确定共同研究“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时,小组成员就要考虑怎样变动摆长,变动几次,不能改变的条件有哪些。特别是摆角,在操作时是否一直保持不变。另外还要考虑怎样才算摆动一次,怎样去计算摆动的快慢等等,这些问题都要在操作前作好充分地考虑。否则就会出现“不公正”的假数据现象,就会影响正确结论的得出

  3、平等对待,多元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此外,还要精心设计问题,认真准备教具,尽量减少干扰因素。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太简单了,没有合作的必要;太难了,学生解决不了。教具也要认真准备,尽量减少教具学具的缺点,使它们能真正帮助学生学习。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人与人间的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通过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更好的让学生实现相互间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在共同期望目标的激励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小组分配的任务,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相信,广大教师都能以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为进一步更新观念,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断尝试、不断调整,真正实现合作学习,为国家的进步、民族的强盛开拓教育的新局面。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