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及组织形式(4)

2010-11-04  |  

  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组织形式

  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可以有全班集体、小组和个人等多种形式,但最难把握的还是全班集体教育活动的组织。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组织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枯燥、单调、幼儿的普遍参与性较差等。换言之,如果组织不好,会出现大多数幼儿游离于活动之外或者走过场等情况。因此,社会教育活动相对其他领域的活动来说,组织难度更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更有效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怎样根据幼儿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使讨论不流于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发展;三是要让幼儿学会,即要通过教育活动的组织,使幼儿掌握社会行为的技能,便于在教育活动后进一步的练习巩固,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这里,我们将重点介绍几种最适合幼儿的常见的教育活动组织的方式。

  (一) 以实践活动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往往针对幼儿生活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果是针对幼儿常见的问题而进行的教育活动,最好的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体会学习。这种组织形式应该是幼儿社会教育中首先的一种形式。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活动的开始部分

  这种活动的开始部分往往让幼儿自由表现,教师不加任何干涉,而是幼儿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比如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首先让幼儿们自由表现,教师不加干涉,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特别是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孩子来回答,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

  2、活动过程

  在这个环节和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 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要由浅入深地逐步深入地提出2至3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和“怎么做”等。可以说,对于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有效的讨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教育活动的目标,明确规则的内涵;围绕所设立的目标,设计出既适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法及活动细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的头脑要非常清晰,目的明确,内容和方法要紧紧围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大家轮流玩”活动设计中,教师针对小班儿童规则意识差的特点,采取了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导致争抢玩具的形式,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们亲自感受争抢的后果,从而使幼儿产生应该遵守规则轮流玩的意识;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应该怎样玩”,让大家讨论。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