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病教孩子珍爱生命

2008-10-09 《中国妇女报》  | 青少 张瑞 生命 

  [新闻提示]

  22岁的江西女生张瑞日前到成都参加四川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2007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面试,却在考试前一晚患急性阑尾炎。为了不误考试,张瑞冒死暂缓手术,坚持上考场。成都市第六医院的领导们被她的求学精神所感动,专门派出救护车将张瑞送到考场,安排急救医生寸步不离地在考场外“监视”病情。考试完毕,已经虚脱的张瑞被火速送进手术室。

  而就在前几天,广东肇庆一小学3年级的男孩小强在上学途中,被两名中学生勒索。因一无所获,两中学生丧心病狂地点燃小强所穿的校服,以示惩罚,导致其被烧成重伤。

  这两个事件,尽管前者令人感动,后者令人愤慨,但它们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生命的漠视。这又一次在我们耳边敲响了警钟:对孩子的生命教育不能再等了——

  由于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大和生命教育的缺位,青少年对“生命”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有关方面调查显示,在中小学生中,曾有13.3%的人认真考虑或计划过自杀,4.9%的人尝试过自杀,“特别想自杀”的占17.4%,青少年自杀日益呈现低龄化;在大学生、研究生中,轻视生命的行为也时有发生。而漠视生命的另一个恶果是不尊重和珍惜他人的生命,近年来,青少年杀人事件也屡屡发生。

  如何让孩子珍爱生命,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话题;而告诉孩子“生命的可贵”,学会如何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既是老师的责任,更是父母的责任。

  告诉孩子“生”与“死”

  父母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应从儿时开始。借助书本知识、大众传媒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如亲朋好友的去世、小动物的死亡等,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生、什么是死。让孩子接受死亡,告诉他们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生命发展的规律。进而让他们懂得: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它是人生最宝贵的;生命又是短暂脆弱的,正因为如此,所以更应该尊重生命,利用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当孩子长成少年,随着自我观念的萌生,“我是谁”、“我为什么而生”这样一些涉及生命价值的问题,也同时产生了。家长应适时指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解释,避免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类似“为父母而活”、“为得到老师的赞赏而活”等糊涂观念。对处在青春期阶段、独立意识强的孩子,父母要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遇事冷静,使之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危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应对,避免固执、偏见和蛮干;勇敢地面对现实,进行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增强抗挫折承受力;学会掌握自我心理调整、自我控制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做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以及危害自身的行为。

  借助身边小事打动孩子的心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不能靠简单的说教。爸爸妈妈不妨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懂得生命的可贵。比如,让孩子养一种小动物,每天照顾它,给它喂食喂水,看着它一天天健康成长;在小动物生病的时候,怎样帮助它、精心呵护它,使它渡过难关。也可以给孩子一个鸡蛋作为他的“孩子”,走到哪儿带到哪儿,一个星期后看看鸡蛋是否完好无损。借助这些具体、直观的活动,孩子更容易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感受到妈妈的爱、爸爸的爱和家庭的重要。

  如果父母仅仅靠告诉孩子名人怎么坚强、古人怎么坚强,从而要孩子也坚强,这样的生命教育是冷冰冰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借助活生生的事物,孩子的心才容易被打动。

  利用生病教孩子珍爱生命

  不知从何时起,“带病上学”成了被赞美的行为。一些父母也以此为例激励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但仔细想来,这实属一种误导。因为,生病是身体发出的一种信号。家长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向孩子解释:身体报警了,告诉你该休息了。同时,向孩子传递关注健康、尊重生命的概念,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健康乃至生命都没有了,那还谈什么学习呢?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头痛脑热、伤风感冒也不见得完全是“小”病。有的孩子因感冒治疗调养不当患了病毒性心肌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也可以引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流行性腮腺炎也算是人人都得的“小病”,但其合并症有睾丸炎、脑膜脑炎等。可见,所谓的“小病”并不是总停留在“小”的阶段,有时还会越闹越大。况且,一次病未彻底治愈,机体抵抗力下降,过不了几天,有点“风吹草动”,就容易再次生病,很可能影响一生的健康。另外,也要给孩子讲明白,带着感冒等传染病去上学,很可能传染给同学,影响到他人的健康。从最基本的小事起步,向孩子灌输尊重生命的意识,效果会更好。

  教孩子意识到眼前的危险

  前不久举办的“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40多名学生。为了不让每一朵花早日凋谢,父母必须防患于未然,教孩子意识到眼前的危险,具备必要的躲避危险的能力。比如告诉孩子:有人落水,赶快去喊成人来救,即便会游泳最好也不要亲自下水去救,因为孩子的游泳水平和力气不足以救起一个人,其结果很可能是没救出人、自己的命也搭上了。当然,我们可以教给孩子一些抢救的技巧,当落水者被救上岸时,孩子可以给他一点帮助。另外,父母平时也要把一些应对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的方法教给孩子,使他们能在短时间重新获得安全。

  给孩子高质量的生活

  生命教育专家认为,对青少年自杀问题,家长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袁卫星认为,不能只盯着自杀现象本身,要关注自杀背后的东西。一个人自杀,背后是几个、几十个生命的焦虑。“自杀毕竟是少数,心理焦虑才是普遍的状态。”与自杀相比,袁卫星认为父母应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焦虑。生命教育不能立足于防止自杀,而是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

  上海市社科院副研究员陆震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学校、社会等某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原因,生活得很痛苦,很自卑,很委屈,很失望,很恐惧,很孤独,很无助,处于一种被抛弃的状态或一种被抛弃的绝望感觉之中,这个孩子的生命质量就很差,处在这种状态下的孩子随时都有自杀的可能,因为生活对他们,分分秒秒都无比艰难凄苦。

  一个没有痛苦、自卑、委屈、失望、恐惧和孤独的生命才是有质量的生命。所以,父母有义务让孩子远离它们,开心地生活。为了做到这一点,父母千万别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不要让孩子累得没有喘气的时间,不要让孩子为难,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不要给孩子提力所不能及的要求,不要对孩子冷漠,不要让孩子失望,不要对孩子动粗耍蛮,不要使孩子自卑。而且,由于孩子比大人脆弱得多,所以在这些方面,都应把孩子承受力的极限,定在成年人承受力一半的限度上。因为,孩子的生命质量有多高,我们这个世界就有多好。

  [名词解释]

  生命教育

  《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对生命教育是这样定义的:一种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目前对生命教育的内涵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其一,从生命实践展开的角度,强调生命教育的生活化,重视生命的照料、人际调适、社会能力和道德良心等情感的培养。其二,从批判过度理性化的立场出发,强调生命教育的终极关怀,探索终极依归。其三,从轻视生命的事实出发,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教导学生珍爱与尊重生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命中的失落和痛苦,确认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教育能够使人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与人相处,从而摆脱迷茫,树立信心,激发勇气,重新点燃生命之火,走出困境,走出焦虑、抑郁、消沉的泥沼。

  [相关链接]

  国外的生命教育

  1979年,一直从事戒毒辅导工作的澳大利亚牧师特德·诺夫斯在悉尼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在那里,孩子会接受到诸如过天桥时不要嬉戏打闹;家里出现火险时该拨打哪个号码求助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们潜移默化地领悟了生命的意义,也学到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方法。

  时至今日,已有约200个“生命教育中心”遍布全球,包括发源地澳大利亚和英国、美国、南非、泰国等。

  这些教育显然没有白费,两年前的圣诞节,11岁的英国女孩蒂利随家长前往泰国普吉岛度假。正是她,最早发现了海啸的征兆,并及时发出警报,挽救了100多名游客的生命。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利用生病教孩子珍爱生命》摘要:安排急救医生寸步不离地在考场外“监视”病情。考试完毕,已经虚脱的张瑞被火速送进手术室。而就在前几天,广东肇庆一小学3年级的男孩小强在上学途中,被两名中学生勒索。因一无所获,两中学生丧心病狂地点燃小强所...
相关文章爱护铁路明治
“珍爱生命”大型义演要重新举办?教科:《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最佳时间不可错过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如何进行批评教育
学龄前儿童教育很关键 宝妈应该注意5件事
家有二宝 怎样让两个孩子和谐相处呢?
别说隔代育儿不好 这么多好处你可能不知道
真正聪明的父母常常会将这三句话挂在嘴边 难怪孩
父母的焦虑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精英阶层的孩子压
孩子越乖长大越痛苦 别再这样“夸”孩子了
对孩子发脾气是最坏的教育 聪明家长用3招招招管
为什么有的孩子感恩父母 有的孩子锤杀父母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