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细菌性痢疾的饮食禁忌与常规疗法(2)

2016-08-09  |  

  3、流行菌

  志贺菌属菌群较多,20世纪40年代以前A群为主要流行菌,在60年代初期几乎消声灭迹,但在1969~1970年突然在中美洲暴发流行,1972~1978年在南亚孟加拉国连年发生流行,继之,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缅甸、泰国等受侵。B群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发展中国家占优势。D群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许多发达国家中跃居首位,占95%以上。1984年我国14省市收集的2274株痢疾菌株中,B群占65。8%,其次是 D群占25。1%,A1群和C群分别占8。3%和0。8%。B群和D群仍是1980~1992年间北京地区流行的主要菌株。在儿童中D群多于B群。 1986~1988年7省妇幼卫生示范县5岁以下儿童检测出痢疾杆菌113株,以B群,福氏1、2型最常见占72。6%,其次是D群(宋内)占11。 5%,A群(志贺)占5。3%;同期北京市5岁以下儿童检测出痢疾杆菌66株,D群(宋内)最常见占66。6%,B群(福氏)其次占28。8%,C群(鲍氏)占4。5%,未发现A群(志贺菌)。

  4、有关耐药性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痢疾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渐增高,由于各地应用的抗菌药物不同,各地报道的耐药性亦有差异。1988年由首都儿科研究所牵头7省一市耐药性监测,显示对四环素耐药率达71。1%~83。6%,磺胺54。4%~74。8%,氯霉素33。9%~35。8%,呋喃唑酮(痢特灵)53。6%~100%,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49。1%~97。1%。以下抗生素保持较低耐药率,庆大霉素29。2%~32。9%,多黏菌素 E20%,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12。7%~5。2%,卡那霉素21。2%~33。6%,新霉素由于近年应用较少,耐药率已降至12。0%~17。 9%。喹诺酮类药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效果。据北京302医院耐药试验结果,耐药率很低,吡哌酸3。9%~5。7%,诺氟沙星4。1%,依诺沙星(氟啶酸)0。7%~0。9%,环丙沙星为0。近年来由于应用较多,常用喹诺酮类药耐性有所增高,诺氟沙星耐药率上升为26。5%~39。5%,环丙沙星上升为 9。8%~12%。对菌痢喹诺酮类药仍不失为首选药。对于痢疾小檗碱始终保持稳定的中度敏感。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有协同与减少耐药性的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好的敏感性。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