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发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应用(2)

2016-04-18  |  

  三、利用课文中的对比描写手法进行启发。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比较对比分析中对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加深记忆。如《荔枝》一课中,文章有这样的一段描写:想想自己活到28岁,居然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再想想母亲快70岁的人了,也从没有吃过荔枝呢!我当时每月工资只有42元,再看一斤荔枝要好几元,我想为了让母亲尝尝鲜,就咬咬牙,鼓起几分胆气买上一斤。这些语句采用了数字的对比方法进行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怀着一份深深的感激之情,在教学中,通过启发学生对这些数字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在表达一种对母亲深深的怀着一片感恩之情,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理解。

  四、采用设置疑问进行启发。

  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也就是让学生产生对课文的疑问,引发他们在生疑一一思疑一一释疑的循环往复中探求新知。设疑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使学生在寻疑中产生求知欲望,形成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动力,使学生学习具有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我在教《陶校长的演讲》这一课时,在授课前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预习,思考:1、什么是演讲?陶校长的演讲内容是什么?2、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那么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3、陶校长在演讲中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习惯,那“每天四问”是哪“四问”?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看书边思考,这比上课不作任何预习效果更好。

  五、在学生思维受阻时巧于启发。

  教学过程中,有时学生会因为思维变阻而无法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入的思考。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给学生以智慧的启发引导疏导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例如,一位教师执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时,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燃烧弹烧着之后,为什么只烧邱少云而不烧‘我’和其他战士呢?”老师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再次读书思考。当学生自主探究后仍无法回答这一问题时,老师从“风”这个角度给予巧妙的启发:同学们能不能从风向这个角度想一想?老师这一启发,终于使学生的思维从山重水复变得柳暗花明,一下子明白过来:“哦,我知道了,可能邱少云趴在下风处,‘我们’趴在上风处,大火往下风处烧,所以没有烧到。我们’。”如果老师没有“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没有摆好主导和主体的地位,将答案全盘托给学生,学生的思维就不会变得灵活。正是老师明智地采用了启发式教学,给学生以恰当的点拨,才使学生的思维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不但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了问题,而且发展了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维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放在主动的位置,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发现真理。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之间才能以思引思,以智引智,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必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