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与实施策略(5)

2016-04-12  |  

  3、过程指导法。在幼儿作画时,教师即不能漫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针对幼儿绘画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对他们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辅导。无论集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我常采用“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画?”了解幼儿所想,以启发幼儿用画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针对不同幼儿的创作,给其提供不同的建议,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对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的幼儿,老师应及时指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拓展、丰富画面的作用。对于创造力丰富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其大胆尝试,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美感等等。

  4、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提升。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自我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从他们的画中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在作品中,使之成为他们自己天真的语言,他们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互相对话,表述欲望非常强烈

  四、 幼儿进行作品创作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和欣赏常存在于活动的最后,也常常被我们忽略和淡化。提升幼儿美术作品评价并发展评价的多样化,既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再参与、再创造的重要教育策略。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集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不仅仅在活动结束时才进行评价,而应将评价伴随于幼儿的整个创作过程当中,关注一些幼儿的创作思路与独特表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来自同伴、老师和自己的鼓励与启发,从而让思路更开阔,想像更丰富。

  评价的方式有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能培养幼儿自信、大方的品质,为幼儿提供向他人介绍自己作品和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机会,也是教师和其他幼儿聆听其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聆听,给予适时的肯定与鼓励,从而充分理解幼儿创作其作品时的心理,了解幼儿“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如在主题为“树叶粘贴”的美术活动中,有位幼儿没有像其他幼儿一样用树叶粘贴教师范例上的小鱼等,而是仅用了三片树叶粘贴了一幅大家都看不懂的作品,当他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说这片法国梧桐叶是“火”,上面的两片杨树叶子是煤气灶。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幼儿自己评价的机会,没有聆听孩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诠释,恐怕就会以为这个孩子不过是在调皮捣蛋罢了。这也证实了从幼儿自身的角度出发解读幼儿作品的重要性,只有在与孩子的充分交流欣赏中,教师才有可能读懂孩子作品想要说的“话”。而只要读懂了,教师往往就会被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深深震撼。

  同伴间的互相评价则能让孩子通过对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引发新思考,获得新知识,创造新方法。相比之下,教师的评价则应十分讲究和慎重。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幼儿艺术表现的特点,深刻理解稚拙是幼儿艺术表现的突出特征,如“蝌蚪人”“五颜六色的太阳”等等。当幼儿大胆进行种种表现时,教师都应报以欣赏的态度,鼓励并肯定幼儿一切稚拙的表现,而不能用“像不像”“对不对”去衡量和评价。同时,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动手去改动幼儿的作品,相反,应努力启发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修正。这不仅能够逐步培养幼儿的洞察力,让幼儿形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创造力,保持其绘画的兴趣。

  综上所述,幼儿绘画活动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人定教,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幼儿绘画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幼儿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与表现能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要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再引导幼儿有效合理地画。尊重每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独特、纯真、稚嫩的造型和色彩,挖掘每一位幼儿与众不同的独特潜能,使当前幼儿美术教育适应于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和发展。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