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融入教育目标(2)

2009-03-18 作者:台州市椒江区中心幼儿园 秀飞  |  

  二、在游戏情境中体现各环节安排的层次性

  幼儿的个体差异决定了他们操作学习的层次性,因此,在数学活动中,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合理安排各个游戏环节,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活动中有所提高。感知数量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它包含了对数量的初步感知、数量的比较、以及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等。在小班期末的时候,幼儿就已经感知了5以内的数量,许多老师会认为:向中班幼儿提出6以内的数物对应是不是比较简单?我们在观察中发现,在很多孩子中,唱数的现象比较多,虽然也有很多孩子通过其他渠道会认6以内的各个数字,但孩子们的这种认识可能只是基于对数字的机械记忆,而并非真正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在《烤小鱼》这个活动中,重点放在借助游戏中的反复操作,引导幼儿学习多种方法数数,从而正确感知6以内的数量。活动的难点是知道一些比6多的数量,这也是本次活动知识点的延伸,借此拓展幼儿的潜在能力,让幼儿一起尝试点数比6大的数量,找出比6大的数量,给一些能力强的幼儿提供了“跳一跳吃葡萄”的机会,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在有梯度的教学活动中各有提高。

  三、在游戏情境中凸显操作的密度

  从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数概念不是成人能直接给的”中,我们认识到:幼儿建立一个新的数概念,必须通过对材料的接触,施加动作反复摆弄和探索,在积累大量操作经验的同时,把外部动作转化为内部智力操作。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设计科学性的游戏形式,将集体、小组、个别的操作活动,合理互补贯穿运用到各个游戏环节中,多种形式的操作相结合提高了幼儿单位时间内学习的密度。在《烤小鱼》的活动中,借助游戏情节,幼儿反复地操作学具:在两次的“夹小鱼比赛”中,幼儿比较自由地通过取放操作材料进行多种方法的点数;“烤鱼”的游戏中,引导幼儿按物体数量找数字,又一次进行点数;最后一个游戏“送烤鱼”中,引导幼儿按数取物,再一次进行了点数。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对点数、数物匹配达到了一定的练习密度,使幼儿在操作中充分地感知、不断地比较、逐步理解数的意义,同时也使幼儿的心理得到满足。

  四、在游戏情境中进行开放式指导

  1.开放的过程指导

  在数学教育游戏活动中,幼儿处于显性的主体地位,教师处于隐性的辅导地位。因此教师不能以导演的角色出现在教育活动中,要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巧妙对活动进行指导。有时,教师是游戏的介绍者,向幼儿讲解教学中的游戏规则与玩法。如在《烤小鱼》游戏中,为了让幼儿明白放“小鱼”的规则,老师是介绍者;有时,教师是活动的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一般情况下教师以观察为主,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可以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如第一环节的“夹小鱼比赛”,老师和幼儿一起边念儿歌边参与比赛。当幼儿出现“一串”和“一条”的概念混淆时,老师适时加以引导;有时,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组织幼儿讨论在数学游戏中发现的问题或解决的办法。如在“烤小鱼”中,出现了“小鱼数量比6 多的该放哪里”的问题,最后一起讨论得出“把小鱼数量比6多的都放在一个烤箱上”的解决方法;有时,老师仅仅只是材料的提供者和活动的旁观者。但不管是哪一种身份,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尤其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