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与骨笛的故事

2014-09-02  |  

  说起丹顶鹤与艺术的关系,首先让人想起的是艺术品。

  有一种笛子叫骨笛,有一种骨笛乃用鹤类动物的尺骨锯去两端关节钻孔而成。1984年至2001年,数十支这类骨笛经修复后居然仍能演奏乐曲,编号为21的骨笛成了唯一一件入选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的史前文物。这件骨笛长23.1厘米,表面光滑,呈深黄色,上有7个同规格音孔,末孔上端另有一小孔,和现在民族管乐器的制法十分相似。经测试,它能吹出七声齐备的下徵调音阶,这充分体现了先民高超音乐水平和原始数理观念。考古学者认为,距今8700年骨笛的出土,将整个中国音乐史的起源提前了3000多年,改写了中华音乐文明的起源时间。

  无独有隅,在史前骨笛制作技术早已失传的情况下,又流传了一则新时代仙鹤骨笛的故事。那是养鹤仙子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为寻找失落的天鹅牺牲之后,她曾经饲养过的那只叫做“赖毛子”的丹顶鹤,虽远在扎龙,却从此悲唳不已而死去。徐秀娟的故事感动着大江南北,也感动了一个称为“中国鸟王”的阎福兴。这位生在辽宁既会70多种鸟语,又能演奏笛子、簫等吹奏乐器的艺术家,通过请教徐秀娟的父亲,创作出笛子吹奏曲《鹤歌》。老人遂将“赖毛子”的两根腿骨送给“鸟王”,因为他要以此制作仙鹤骨笛。于是“鸟王”寻到扬州找到了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大师常敦明,在其虔诚态度的感染下,常大师用一个月时间制成了骨笛。当“鸟王”用骨笛吹奏起《一个真实的故事》时,常大师激动得热泪盈眶。从此,这两支仙鹤骨笛一支被中国民族乐器陈列馆收藏,另一支则伴随“鸟王”将养鹤仙子的颂歌这一优美旋律传遍中外。

  有人说,造型艺术中的鹤,较之自然物的鹤,更为典型,更有表现力。然而,从粗放简朴到维妙维肖,其间,则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早的有关鹤的雕刻作品,是3200年前商朝武丁时期制作的一对玉鹤。商朝共历经500余年,武丁有个妻子叫妇好,可以说是华夏第一女将军,逝世后武丁为其墓中放置了近2000件陪葬品,玉鹤便是其中的两件。它是用和田玉雕刻而成,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电话:010-52523356
邮件:ask060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