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卷五十一 河南六(28)

2016-05-04  |  

  昆水在昆阳故城南。源出鲁山县界,东南流,入县境,又东至舞阳界,合于沙河。旧昆阳县以此名。唐咸亨二年,校猎于叶县昆水之阳,是也。沙河,在县北二十里。自鲁山县境流入,与氵蚩水会,而入舞阳界。

  湛水在县北三十里。源出汝州东南鱼齿山,经县北,入于汝水。《左传》襄十六年,晋伐楚,楚公子格及晋师战于湛阪,楚师败绩,遂侵方城之外,是也。《周礼·职方》:荆州,其浸颍、湛。

  东陂在县东。《志》云:春秋时,楚叶尹沈诸梁所凿,东西十里,南北七里。又有西陂,方二里,黄城山之水潴于此。

  昆阳关在故昆阳城北。亦为昆阳镇,有兵戍守。一名阳关。东汉初,王莽征天下兵与汉战,世祖以数千兵邀之于阳关,诸将惧莽兵盛,反走入昆阳处也。讲武台,在县东。唐武后讲武于此。上有温泉。《志》云:县城北有氵蚩水驿,县南六十里有保安驿。

  汝州东至开封府许州二百八十里,南至南阳府三百七十里,西至河南府卢氏县三百里,北至登封县九十里,西北至河南府一百八十里,东北至开封府禹州一百七十里。自州治至京师一千九百八十里,至南京一千四百八十里,至布政司四百九十里。

  《禹贡》豫州之域。周为王畿地。春秋时,为戎蛮子邑,亦楚、郑二国之境。战国属韩。秦属三川郡。汉为颍川、河南、南阳郡地。晋属河南、南阳郡。后魏属汝北、鲁阳二郡。东魏置北荆州。后周改和州。隋初,曰伊州俱治陆浑县。大业初,改曰汝州徙治承休县,寻改为襄城郡李密亦曰伊州。唐初,复曰伊州。贞观八年,复为汝州治梁县,即隋承休县也。天宝初,曰临汝郡。乾元初,复曰汝州。五代因之。宋仍曰汝州亦为临汝郡陆海军节度。金因之。元仍为汝州,属南阳府。明初因之,以州治梁县省入。成化十二年,升为直隶州编户九十二里,领县四。今仍旧。

  州山川盘纡,原隰沃衍。南出三鸦,则拊宛、邓之背;北首伊阙,则当巩、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陕、虢之势动;东顾汾、陉所谓汾陉之塞也。见前新郑陉山及襄城县之汾丘城,而许、颍之要举矣。春秋时,晋、楚争郑,恒角逐于颍、湛间。及战国之季,韩、魏、楚之师,常战于三梁下。及秦失其鹿,沛公自洛阳南入南阳,寻复自宛、叶北出巩、洛,州其必经之道也。王莽之篡窃也,光武起于宛、邓,遂收洛阳。既而赤眉以山东之众,西出陆浑,直走弘农。是时,汝、颍之间,几于无日不战也。东京既宅,南梁近在畿甸,路通宛、洛,巡幸屡经,因建为苑囿。马融上《广成颂》,其略曰:右?三涂,左概嵩岳;面据衡阴衡,即雉衡山。见南阳府,箕背王屋王屋山,见济源县;浸以波、溠波,见鲁山县。溠,见湖广枣阳县,演以荥、洛荥,荥泽。洛,洛水。融盖即广成而侈言之。此亦足以见州之形胜矣。汉德浸衰,河南八关,广成其一,东南保障,此为要膂。关东诸军讨董卓,分道出鲁阳而北。曹操迁车驾都许,自梁而东。晋室浊乱,兵戎起于辇毂,攘夺接于羌胡,河洛多故,兵锋每及焉。元魏承之,以迄周、齐争逐之日,汝北鲁阳,朝秦夕楚。盖西不得此,则不能得志于汝、蔡;东不得此,则不足以争衡于伊、洛也。隋季纷纭,李密围东都,先断襄城之援。唐攻王世充,亦遣别军出此以多其敌。厥后范阳流毒,因而淮西效尤,东面之防,近在汝、邓建中四年,李希烈以淮西叛,寇陷汝州,官军寻复取之。元和九年,又移置怀汝节度使于此,以御淮西。李吉甫云:汝州,东都藩蔽。是也。广明之乱,黄巢由淮北西趣汝州,遂陷东都。其后秦宗权之徒,亦往往恣睢于此。宋三京陷没,汝州沦丧。岳武穆经略中原,先收汝州,西京旋下。宋嘉定八年,蒙古窥金汴京,时金人守潼关大河以拒之。蒙古乃由嵩山小路,略汝州,遂趣汴。明初,大兵取河南,分命邓愈出汝、裕,收南阳。州在嵩、洛、宛、颍间,为棋劫之势,自昔用兵者所必争也。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