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分享之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5)

2015-06-04  |  

  十年前,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曾经感慨的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并提出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各界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在民国以前,中国人的德行、学问是如何培养出来的?首先是自小於童蒙养正时期,即施以德行教育,使其品行端正,恪守伦理,深明因果。於此基础上再“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奠定传统学术的根基,目的是回归自性。其教学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以此开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学者能依此行之,则一生道德学问必有真实成就,成圣成贤亦是指日可待。

  中华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民国时期的许多家庭之中屡见不鲜。中国历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於一九一一年出生於湖南的书香世家,父亲终身研究朴学,擅长天文算法。张舜徽禀受家学,由父亲亲自授业,后转益多师,虽未曾上过一天学,却成为当代著作等身的国学家,并於华中师范大学任教四十年。

  张舜徽七岁时,父亲就以王筠的《文字蒙求》为其发蒙读本,稍长即读《说文解字》;十六岁后,开始研究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并於十七岁撰写了《尔雅义疏跋》一文,奠定了文字、训诂学的深厚功底。父亲去世后,十七岁的张舜徽负笈出去寻师访友,他的姑父余嘉锡先生,是著名的目录学家,《四库提要辩证》作者,时任教於辅仁大学。张舜徽住在姑父家中,广泛求教於京城名流学者,这段期间成为他一生读书进展最速的时期。

  张舜徽先生在《八十自叙》中总结自己一生的治学,始於仰慕干嘉诸儒,从而潜心研究文字、声韵、训诂之学,而后才进一步的研究儒家经学。因此,小学和经学是他一生研究国学的基础,这个基础正是在家庭教育的浓郁国学氛围中奠定的。因此,他才得以为《说文解字》作《约注》,为郑氏经学作《丛著》,且博治子书,匡正旧史,辨章学术,这不能不归功於父亲、姑父所施行的家庭教育之效。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