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重学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2008-10-09 50个父母常犯的教子错误  | 成凤 一科 身心 

  现在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希望孩子能做完学校的家庭作业后再多做些题目,学习成绩能够名列前茅。所以,每天不但为孩子增加了许多“家庭作业”,还为孩子请来一科又一科的家庭教师。

  据对某区31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抽样调查表明,3050人当中有近37%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而其中成绩较差生占较大比例。某校初一一个班的学生写一篇以“我想说……”为题的作文,全班50名学生中占76%的38名学生写出了“我们太累了”的内容。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太累,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固然在学校,然而不少父母在增加学生负担方面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般来说,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授课、课堂练习、家庭作业,是能够促使学生接受并掌握知识的,它是有计划性的。当然,在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学生自己合理安排、适当阅读课外书籍、增加适量练习等,对于扩大知识面、巩固知识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有些父母却不管孩子时间是否充足、精力是否充沛、主观上是否愿意,为孩子买资料而寻寻觅觅,让孩子不断地做练习,可是绝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材毕竟不是很熟悉,因此,他们在选择资料时,很难买到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资料。而一题接一题机械地重复,对培养孩子的解题能力也很难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父母为孩子增加的作业题,一是缺乏计划性,与学校教学往往没有很密切的关系;二是缺乏目的性,往往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

  不可否认,父母的主观愿望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好的愿望就一定能带来好的结果吗?不然,不管是父母为孩子增加作业也好,请“家教”也好,都是以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娱乐时间和发展业余爱好的时间为前提的,一旦孩子长时间处于单一的思维状态,缺乏新鲜感,大脑会非常疲乏,导致反应迟钝。负担过重,会使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兴趣爱好被扼杀,个性发展被抑制。而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会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即使有所提高,但相对于付出的时间、精力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

  父母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增加作业、加给孩子的负担都是有形的,但是父母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压力却是无形的。望子成龙的思想、殷殷期盼的目光常常会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有少数父母,对于成绩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动辄说些刻薄的话,损伤了孩子的人格尊严。而且过重的学业负担,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欣欣上的是一所普通的初中,成绩在班里排在中上游,考上普通高中是不成问题的。但她的父母却一心想着让欣欣考个重点高中,但是欣欣的成绩却始终上不去。如何才能使欣欣中考成绩有所突破,让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

  于是,她的父母只好到处向别人取经。大家给他们提供了很多的主意。爸爸妈妈总结来总结去,觉得有几个办法还挺好:一是多买复习资料,老师讲课怎么说也是对全班同学,自己的问题要通过复习资料来解决;二是多做习题,找重点学校的卷子,熟能生巧嘛,如果各种题目都能做到烂熟于心,考试时自然就没问题了;最后就是请家教,虽然价格不菲,但毕竟是一对一的辅导、答疑,针对性强,时间上有保证,也是物有所值的。在妈妈对欣欣宣布了他们的决定后,信心十足地对欣欣说:“我就不信,这样三管齐下拼搏一年,你的成绩还上不去。”

  欣欣想着书桌上的教参、习题越摞越高,自己整天掉在题山书海中,连周末也要被几个家庭教师占得满满的,心里就一阵阵发紧。可想着父母为她做出的努力,却不知该说些什么。

  如今,为孩子请家教的父母越来越多。在孩子学习出现问题的情况下,根据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请家教对孩子进行辅导,能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但不少父母在请家教的时候显得相当盲目:或者有病乱投医,找来的家教不合适,不能给孩子应有的帮助;或者看到别人请家教,不管自己的孩子是否需要,也跟着请家教;或者请来的家教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孩子对家教产生越来越大的依赖性,原本好心却带来了负面效果。

  老王两口子工作很忙,平时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学习,就专门请了一位家教,刚请家教的那阵子,孩子的学习热情有所高涨,平时的作业也完成得比较快了。老王心里踏实了很多,觉得这一步算是走对了。没想到,这种状况持续了没多久,孩子参加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比过去退步了很多,家教也借口不来了。孩子写作业拖拉的毛病又显现出来了。老王觉得疑惑,反复对孩子追问才知道,原来以前每次孩子不会写作业,都是直接问家教,家教都是直接将答案告诉他,结果,孩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大大衰退,成绩自然不如从前。

  其实,每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好坏,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如果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或是孩子并没有明白该如何解决问题时,父母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靠增加作业量、请家教等方法以期提高孩子的成绩,只会使孩子在这种“疲劳战术”中身心过度紧张,甚至因此而厌学。而且,孩子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过多的家庭作业必然会占用孩子很多的休息时间,影响孩子体力、脑力的休整和恢复,以至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反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另外,父母为孩子又是买教参、习题,又是请家教,无形中给孩子一个信息:你的成绩很差。这会使孩子因为感到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而焦虑不安,心理压力增大,影响了正常的发挥。即使孩子的成绩有点提高,但付出了更多的时间,丧失了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划算;即使孩子吃进去的多了一点,也是以减退了消化能力为代价的。

  试想,如果孩子在学校学得已经很好了,再盲目请来家教领着孩子重复学习,对孩子能有什么益处呢?另外,学校才是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主要场所,如果硬给孩子请家教,有些学生在学校上课时就会不认真听讲,光等着回家让家教帮自己补习,恐怕这不是父母的初衷吧?还有些父母请来家教,实际上是想让家教同时起到保姆的作用。这样把孩子完全推给家教,无疑是对孩子不利的。孩子的成长,最需要的还是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护。

  那么,当孩子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时,想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父母又该怎么做呢?

  要帮孩子分析成绩不好的原因

  很用功但成绩不好的孩子,一般是因为学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分析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必要时还可以向老师咨询,找到改进学习方法的最佳途径。

  多方征求意见再请家教

  即使想给孩子请家教,在请家教前应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多征求老师的意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孩子是否需要请家教,请家教来做什么。要注意孩子在家和在校学习应辩证统一,起到互补作用。

  挑选适合孩子的家教

  根据孩子学习状况和年龄、性格特点,为孩子挑选家教,最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家教。大学生家教跟孩子年龄更接近,容易和孩子沟通,授课价格也稍微低一些,但教学大多不够系统,不熟悉教学规律;经验丰富的在校老师往往教学更有针对性,不过在价格和跟孩子沟通上不一定有优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父母应该挑选能跟孩子进行很好沟通的有经验的家教,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还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为孩子盲目增加作业和请家教。因为,学校和老师一般会根据学习内容、考试重点,为孩子合理安排复习、练习、模拟测验等必要的学习环节。父母不必再为孩子大量地购买教参、习题,没有特殊的原因也不必为孩子请家教,否则反而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多与孩子沟通,鼓励、信任孩子

  孩子自己也会因为怕成绩不好、考试失常等,感到精神紧张、压力加大。所以,更需要父母能够以平和、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应该多和孩子沟通,多鼓励和多表扬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对他的聪明和良好表现都是知道的。同时,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父母很信任他,相信他能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使孩子能够轻松、平和地面对大考。因为,对孩子来讲,父母的信任和支持比什么都重要。

  诚然,对一些薄弱学科适当补缺补差是可以的,但如果长时间地请家教,只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了,心想反正有家教辅导,以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味地强化、灌输只会使学生被动地接受,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的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总之,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相协调,若脱离学校教育另搞一套,就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过重学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摘要:许多“家庭作业”,还为孩子请来一科又一科的家庭教师。据对某区31所中学初三年级学生“课业负担是否过重”的抽样调查表明,3050人当中有近37%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而其中成绩较差生占较大比例。某校初一一个班...
相关文章就餐方式影响孩子心理健康“损坏”和“损害”
一些成人健康问题起因小时恐怖贺卡影响身心健康
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最佳时间不可错过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如何进行批评教育
学龄前儿童教育很关键 宝妈应该注意5件事
家有二宝 怎样让两个孩子和谐相处呢?
别说隔代育儿不好 这么多好处你可能不知道
真正聪明的父母常常会将这三句话挂在嘴边 难怪孩
父母的焦虑和受教育程度成正比 精英阶层的孩子压
孩子越乖长大越痛苦 别再这样“夸”孩子了
对孩子发脾气是最坏的教育 聪明家长用3招招招管
为什么有的孩子感恩父母 有的孩子锤杀父母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