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摔跤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2018-05-08  | 摔跤 父母 孩子 

  孩子摔跤,不同国家的父母会有不同的对待方法,而不同的对待又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未来:中国的父母会跑过去扶起孩子,并打骂板凳,于是孩子学会了推卸责任。美国的父母会要求孩子自己站起来,并把板凳扶起来,于是孩子学会了独立;日本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己寻找摔跤的原因,于是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德国的父母会装作看不见,于是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

面对孩子摔跤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看似很小、很简单的事,却蕴含了各种意义。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观念的不同,在中国,独生子女有很多,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是爷爷奶奶心肝宝贝,只要孩子一摔倒,就算你想装作看不到让他自己站起来,爷爷奶奶也会大惊失色的跑过去,又是哄,又是劝,又是安抚。于是养成了孩子软弱的表现,那么,面对孩子摔跤,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面对孩子摔跤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专家告诉你:痛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主观的感觉,更多的时候它是受心理和情绪的影响。幼儿对事物的判断是以大人的情绪表现为参照物的,幼儿摔跤后并没有大人想像中的那么痛,只是你们过于紧张的表情让他觉得应该会很痛,如果他看到你们平静和无所谓的表情,本来自己就不觉得痛,自然也就不会在乎,然后自己站起来跟没事似的。而且越小的孩子他的疼痛感就越小,痛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面对孩子摔跤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专家建议:如果是三代人在一起生活,父母需要跟爷爷奶奶沟通好,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只要摔跤的不是很严重,孩子看起来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应该鼓励孩子让他自己站起来,并对孩子的表现给予及时肯定,也要让孩子明白,其实摔跤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重新站起来就好了。

面对孩子摔跤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正确的办法是:用鼓励的言语,要求幼儿自己爬起来,而不是去搀扶。可给予鼓励、安慰的言语:“好孩子,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真棒!刚学走·哪能不跌跤呢,跌几次跤也就走好了。”这样做,既鼓励了孩子的勇气,也暗示给他刚学走·摔跤是不足为奇的,不必大惊小怪。这样做,还可使幼儿克服娇气、胆小怕事等不良心理品质的产生。

面对孩子摔跤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孩子摔倒后,父母的这几句简单话语,对幼儿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可使幼儿在每次摔倒后都能自己爬起来继续玩耍。如果用相反的做法:父母一家幼儿摔倒就大惊小怪地喊着:“唉呀,这可不得了,摔个残废怎么办!”并马上把幼儿抱起来,拉着长腔道:“宝贝儿,摔疼了吧?”虽然幼儿可能还不懂什么叫残废,但见到父母惊恐的样子和声调,幼儿可以理解到:摔倒了很可怕的。同样是简单的几句话,而后者则会给幼儿造成一个不良的心理暗示,使幼儿对走·产生惧怕心理和畏难情绪,再次摔倒后只是哭着等待着成人把自己抱起而不敢自己爬起来。这种做法对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很大害处。

  有这样一个实例:某家庭中的一个独生子,深受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溺爱,从出生后祖父母就向全家宣称:“这孩子是这个家庭的一条根,决不能让他有个三长两短。”于是父母加倍小心抚养。当孩子1周岁时,学走·开始是父母、祖父母轮流搀扶,以后要求独立行走,父母、祖父母又轮流跟随,摔倒即抱起,当孩子能跑几步·时,祖父母担心自己因年迈追不上而把孩子摔成外伤,于是每天都把这1.5岁幼儿的鞋藏起来,为了不会摔成外伤而把他的活动限制在一张双人床上。结果,这儿童长大后性格表现胆小怕事,上小学不敢参加体育课上规定的体育运动项目。可见,幼儿期的不良教育给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大人过度的紧张反而会使原本就不怎么痛的孩子,因为大人错误的判断和紧张的情绪感染,而认为自己真的摔痛了,于是也就会感到害怕起来,你越哄他就哭得越厉害。就像冲锋陷阵的士兵一样,就算受伤了也不会觉得痛,但是如果情绪悲观失望,就会加剧疼痛的感觉,道理是一样。但如果孩子真的摔得很严重,就要马上送医院了。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面对孩子摔跤 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摘要:,于是孩子学会了独立;日本的父母会让孩子自己寻找摔跤的原因,于是孩子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德国的父母会装作看不见,于是孩子学会了承担责任…… 看似很孝很简单的事,却蕴含了各种意义。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观...
相关文章蚂蚁和年夜象摔跤小蚂蚁和大象摔跤
小儿经常跌跤要紧吗宝宝经常摔跤要加强补钙吗
“什么样的父母养出什么样的孩子”不一定哦
孩子说话时间晚不是大脑发育有问题 而是与这些教
培养孩子好性格离不开父母的以身作则
原来我们一直在伤害男孩 爸妈们这些情况得知道
孩子总是让妈妈抱该不该拒绝 这个年龄段是建立孩
家有男宝这3种教育方式要不得 很容易把孩子“坑
宝宝调皮不听话怎么办?
揭秘孩子在父母眼中叛逆的行为
这种能力是孩子们天生的 如果家长着重培养对智力
孩子若是出现这几种现象 可能说明已经被宠坏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