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事故卫生应急救援的特点(4)

2011-04-11  |  

  服用稳定性碘一般不是单独采用的一种防护措施,它常与隐蔽、撤离等措施同时进行。

  (九)永久性重新定居。长寿命放射性核素产生的照射剂量率下降较缓慢。对某些污染区可能有这种情况,即虽然不需要临时避迁,但剩余剂量却高到需要进行永久性重新定居(或永久性重新安置)。在进行永久性重新定居的决策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所需要资源、可避免的剂量、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混乱,以及与减少人们焦虑和使他们安心有关的心理、社会及政治因素。

  (十)减轻核事故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如前所述,核事故造成很大的社会心理影响。实践证明,影响核事故对公众社会心理反应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害怕核辐射(捉摸不定,诱发癌症和遗传损伤);把核事故后果与原子弹爆炸的效应等同起来;广大群众不能及时获得有关信息,心中无数;信息发布不统一,政府、业务部门或个人提供的有关信息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对核事故应急准备不足,不能及时、正确地掌握辐射水平和范围,有时对辐射危害估计过高,采取的干预措施不当,从而加剧了对公众的社会心理效应;对核安全技术有疑虑,担心继续释放出放射性物质等。

  为减轻、防止或解决核事故造成的公众社会心理影响,可采取下列基本措施: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及对有关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使其对辐射性质、危害、防护措施等,有科学、正确的认识;重视舆论导向,做好信息服务。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应及时、统一、明确;认真贯彻对公众采取干预行动的基本原则,及拟采用的措施必须是正当的,干预的形式、规模或范围及持续时间应符合最优化原则;事先要做好核事故应急的必要准备;加强核技术安全措施和人际关系的研究,特别要提高相关行业人员的思想、技术素质和安全文化水平,进一步树立公众对核技术安全、政府部门及有关人员的信任等。

  (十一)科学安排人员实施救援。核事故应急救援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工作,切忌一味追求勇敢而盲目从事,防止前苏联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救援中,因未得到正确指导和有力干预,致使首先赶到毁坏的反应堆扑救烈火的消防队员受到严重照射。给出入污染区的人员配戴个人剂量笔,加强个人剂量监测,疾病控制人员要根据污染区辐射剂量,结合救援人员照射及受污染情况从技术上进行干预,给有关部门提出前往污染区实施救援人员的选派和暴露时间。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的时间撤出污染区,防止出现辐射损伤。

  (十二)做好疾病控制工作,降低非事故性疾病发生。

  1.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安全管理由于污染区的食品、水源均可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故必须严加管理和控制。条件允许时,尽量使用由非污染区运来的食品和饮用水,在外援保障不足,需要动用污染区食品和水时,必须进行监测、除污染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非因抢救生命,禁止在污染区进食和饮水,防止食入放射性物质。

  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事故发生后,一些卫生设施遭到破坏,卫生状况恶化,人员流动量大,生活条件下降,易发生各类传染病。因此,要加强救援卫生宣传教育,抓好公众临时集结地的消杀工作,建立临时厕所,定点存放生活垃圾,并挖坑掩埋减少环境污染。

  3.抓好疾病监控和季节性防病工作疾病控制人员要加强临时集结地疫情监测和传染源调查,及时拟订防疫方案报上级部门决策。一旦发现传染源,应及时采取有效隔离措施,防止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同时要做好季节性卫生防病工作。如夏秋季气候炎热,救援人员身穿防护服,劳动强度大,饮水保障困难,极易发生中暑。要为救援人员配发防暑药,建议有关部门给临时集结地人员配发蚊帐、避蚊药,采取烟熏驱蚊、铲除杂草、控制人员夜间活动等措施,防止蚊虫、毒蛇咬伤。冬季天气寒冷,尤其是北方,要做好人员防冻措施等。

  除上述对人员的防护措施外,为做好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还需采取其它救援措施,如灭火、通信联络、报警、安全警卫、运输、成立临时收容中心等。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