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实践与思考(2)

2008-10-21  |  

  二、在常规教育中,突显幼儿发展的主体地位

  1、通过评价促进幼儿行为常规意识

  培养良好的常规,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包括经常性的常规训练、专门的常规活动训练和个别常规训练。而在这其中,评价是使行为训练内化为幼儿的规则意识,获得自主发展的有效措施。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在增强幼儿的愉悦情感的同时,强化了幼儿对行为的意义的理解,多次的正向强化使行为成为了习惯,更使行为内化为意识,主体获得了真正意义的发展。在幼儿进餐时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一位幼儿,注重纠正幼儿进餐的习惯,以表扬为主,多次示范拿勺子、筷子、端碗、保持桌面干净等的具体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在老师的潜移默化中学会了进餐文明,良好的习惯也形成了。

  2、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实现幼儿的主体发展

  ①重体验与表达。教师根据教育的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主题活动,教师依据平

  时的观察和常规教育的目标,准备各种不同学习性质的活动帮助幼儿将原有生活经验与特定活动相联结,活动中鼓励幼儿主动关注事物,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重视支持性语言环境的创设,鼓励幼儿描述自己的发现、工作,踊跃讨论一些真实的生活经验或时事等,强调活动中幼儿的真实体验与表达。如在“环保活动——垃圾分类”中教师先让幼儿寻找、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垃圾——可回收的垃圾(废纸、易拉罐、铁品、玻璃类、橡胶、塑料制品)、不可回收的垃圾(瓜果类、食物的残渣、蔬菜类、家禽类、废旧电池),接着让幼儿在游戏中区别,用自己的符号进行记录,最后将内容与同伴教师进行“系统”表达。在专题教育活动中幼儿获得了良好的卫生常规。

  ②尝试与分享。在各类活动中,教师都会注意让幼儿在尝试中学习,在分享中领悟。教师注重提供多种机会,尽量让幼儿在活动中自行规划、思考、表现,重视幼儿生活经验的分享,以加深幼儿的理解。如在自理活动《谁最整洁》中,教师为帮助幼儿学习整装,培养自信与合作,先和幼儿一起玩照镜子的游戏,激发幼儿兴趣,后又让幼儿自己尝试整理服装,再一同分享,集体学习加个别指导,最后才达成游戏规划。幼儿专注而投入,体现了自主学习的优势,常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教师的常规要求将会逐渐内化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