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母亲让女人更聪明,配合幼仔需求提高记忆

2006-03-20  | 幼仔 哺乳 母鼠 


    所有雌性在成为母亲的同时,都会伴随着行为的改变。最新研究表明,在雌性哺乳动物的大脑中,由激素诱发的变化会使这些母亲更加警觉,更加慈爱,更能够配合起幼仔的需求,同时也会提高她们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

    母亲是后天造就的,而非天生!事实上,从大鼠、猴子到人类,几乎所有雌性哺乳动物,在怀孕和育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重大的行为变化――从一个曾经只为满足自身需求和生存的自主生物,转而变为专注于养育后代、保证他们健康成长的崇高母亲。虽然科学家们很早就已经注意到这个转变,并且对此惊叹不已,但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逐渐了解这种转变的成因。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体内激素分泌发生了剧烈变化,可能改变雌性的大脑:一些区域的神经细胞变大,另一些区域则出现了结构上的改变。

    这些受影响的区域,一部分与控制母性行为有关,如筑巢、清洁幼儿和保护幼仔免受捕食者侵害等;另一些则控制着记忆、学习,以及对恐惧或压力产生反应。近期的实验显示,在穿越迷宫和捕捉猎物方面,母鼠(在本文中指当过母亲的老鼠)的技能胜过尚未交配的雌鼠。激素诱发的大脑变化,不仅促使母鼠积极照料幼仔,还提高了它的觅食能力,从而提高幼仔的存活几率。而且,这种认知能力的提升看来是长期的,可以一直保持到母鼠的晚年。

    尽管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研究还着重于啮齿类动物,但人类女性在智能方面,也可能因做母亲而得以增进。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有着相似的母性行为,无论是人类还是大鼠,这些行为也许是由相同的大脑区域所控制的。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研究者指出,母性行为的演变,是哺乳动物大脑进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当哺乳动物从爬行类祖先进化而来时,它们的繁殖策略也从“生之即遁”转变为“保护巢穴”。而后者的选择优势,或许就促成了激素诱发的大脑改变,以及由这种改变所带来的有益行为。由此说来,这些推动摇篮的手,或者说是爪子,才真正掌控着这个世界。

    激素的影响

    半个世纪之前,科学家发现了最早的线索:妊娠期分泌的激素能够激发雌性哺乳动物照顾子女的热情。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耶鲁大学的弗兰克?A?比奇(FrankA.Beach)就指出雌性生殖激素――雌激素和孕酮,能够控制大鼠、仓鼠、猫及狗对攻击和性行为的反应。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动物行为研究所的丹尼尔?S?莱尔曼(DanielS.Lehrman)和杰伊?S?罗森布拉特(JayS.Rosenblatt)进一步的研究证明,这些雌性激素为大鼠展现母性行为所必需。1984年,现任职于塔夫茨?卡明斯兽医学院(TuftsCummingsSchoolofVeterinaryMedicine)的罗伯特?S?布里奇斯(RobertS.Bridges)在报告中表示,在妊娠期的某个特定时刻,雌激素和孕酮的分泌量会增加;而母性行为的表现则取决于这些激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最终分泌量的下降。布里奇斯和同事接着又指出,泌乳素(一种促进乳汁分泌的激素)以及哺乳期诱导产生的激素,能够进一步激发母鼠由雌激素和孕酮所诱导的母性行为。

    除了激素以外,还有其他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似乎也在激发母性本能中起一定作用。1980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唐斯泰特医学中心(DownstateMedicalCenter)的艾伦?R?金兹勒(AlanR.Gintzler)在报告中表示,大鼠怀孕期间,内啡肽的分泌量有所增加。内啡肽是一种由垂体和脑部的下丘脑区域分泌的止痛蛋白,除了可以让母亲为分娩的不适做好准备,还会启动母性行为。总的来说,这些数据说明对母性行为的控制,需要多种激素系统和神经化学物质系统的协调配合;而雌性动物的大脑对于妊娠期出现的激素分泌量变化,反应十分敏锐。

    科学家已经确定控制母性行为的大脑区域。美国波士顿学院的迈克尔?努曼(MichaelNuman)和玛丽莲?努曼(MarilynNuman)发现,雌性动物大脑中,下丘脑的内侧视交叉前区(mPOA),是控制母性行为的主要区域;损伤该区域或对该区域注射吗啡,都会破坏母鼠的母性行为。不过,大脑的其他区域也参与其中,而且这些区域都富集了激素和其他神经化学物质的受体。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的著名神经学家保罗?麦克莱恩(PaulMacLean)曾提出,从大脑的中继站――丘脑出发到控制情感的扣带皮质之间的神经通路,是母性行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母鼠扣带皮质,会造成其母性行为丧失。1990年,麦克莱恩在他的著经化学物质系统的协调配合;而雌性动物的大脑对于妊娠期出现的激素分泌量变化,反应十分敏锐。

    科学家已经确定控制母性行为的大脑区域。美国波士顿学院的迈克尔?努曼(MichaelNuman)和玛丽莲?努曼(MarilynNuman)发现,雌性动物大脑中,下丘脑的内侧视交叉前区(mPOA),是控制母性行为的主要区域;损伤该区域或对该区域注射吗啡,都会破坏母鼠的母性行为。不过,大脑的其他区域也参与其中,而且这些区域都富集了激素和其他神经化学物质的受体。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的著名神经学家保罗?麦克莱恩(PaulMacLean)曾提出,从大脑的中继站――丘脑出发到控制情感的扣带皮质之间的神经通路,是母性行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破坏母鼠扣带皮质,会造成其母性行为丧失。1990年,麦克莱恩在他的著作《大脑的进化三部曲》中假定:当较简单的爬行动物大脑向哺乳动物大脑进化时,这些神经通路的演化有助于对哺乳动物大脑的塑造。

    有趣的是,一旦这些生殖激素启动了母性反应,大脑对它们的依赖似乎就开始减少,只要有幼仔,就能激发母性行为。虽然新生的哺乳动物是些麻烦的小家伙,而且从各方面上来讲都不吸引人――它臭臭的、不能自立、时睡时醒,但母亲却热爱幼仔,在所有动物行为中,照顾它们是最积极的行为――甚至超过了对性行为和进食的关注。拉特格斯大学的琼?I?莫雷尔(JoanI.Morrell)指出,幼仔本身也许就是对强化母性行为的奖赏。

    最近,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克雷格?费里斯(CraigFerris)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一种用于监测大脑活动的非侵入性成像技术,对哺乳期的母鼠进行了研究。费里斯发现,母鼠给幼鼠喂奶时,其依伏神经核(nucleusaccumbens)的活动显著增强,而依伏神经核对于奖赏和强化反应是不可或缺的。拉特格斯大学的罗纳德?J?甘德尔曼(RonaldJ.Gandelman)则表示,如果母鼠有机会收养幼鼠(例如,当它按下笼中的横杆时,就会有幼鼠从斜槽滑下),那它将会一直不停地按横杆,直至它的笼子里堆满了扭来扭去的粉红色小家伙。

    许多科学家假定,当这些吃奶的幼鼠吸住母亲的乳头时,会使母亲的体内分泌微量的内啡肽。而这种天然的镇痛剂会产生类似于鸦片类药物的效果,吸引母亲一次又一次接触幼仔。哺乳和亲子接触会刺激催产素的分泌,而催产素也会对母亲产生类似的影响。像小鼠和大鼠这样较低等的哺乳动物,很可能并没有人类那么高尚的道德标准和动机,它们照料幼仔,仅仅是因为那样做使它们感觉很好。

    不过,人类母亲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呢?美国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的杰弗里?P?洛伯鲍姆(JeffreyP.Lorberbaum),曾用fMRI来检测人类母亲听到她们孩子哭喊时的大脑活动。发现她们的大脑活动模式与啮齿类母亲类似,即在fMRI图像中,她们下丘脑的内侧视交叉前区和额前及眶额皮质都亮了起来。另外,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安德烈亚斯?巴特尔斯(AndreasBartels)和塞米尔?泽基(SemirZeki)发现,即使人类母亲只是凝视子女,她的大脑中控制奖赏机制的区域也会活跃起来。人类和啮齿类的相似反应显示,在哺乳动物的大脑中,存在着一种共有的母性神经回路。(节选《环球科学》)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做母亲让女人更聪明,配合幼仔需求提高记忆》摘要:很早就已经注意到这个转变,并且对此惊叹不已,但直到最近,他们才开始逐渐了解这种转变的成因。近期的研究表明,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期间,体内激素分泌发生了剧烈变化,可能改变雌性的大脑:一些区域的神经细胞变大...
相关文章婴孩的母亲是谁谁是孩子的真正母亲
记忆力好,聪明学习再升级鹰、猫和野猪
断奶后胸部会变小吗 断奶后丰胸小妙招
孕妈护肤做到这8点 轻松告别黄脸婆
常喝牛奶的女人和常喝豆浆的女人 真的差很多
卵巢早衰可影响女人一生 2道营养汤教你更好呵护
涮锅也可以很健康 三个大招吃不胖
美容是女人永远的话题
这5种食物是眼睛保护神 眼睛疲劳干涩就吃它们
请多给妈妈一些理解 妈妈不易且做且珍惜
为什么当妈后就容易生气 当了妈怎么了脾气越来越
为什么带着男孩的单亲妈妈最难找到另一半?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宝宝发育测评
宝宝营养知识
宝宝营养需求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