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知识] 童话家的审美感受(1)

2005-08-10  | 审美 大发 童话 

    著名童话理论家
  审美感受又称审美感知、艺术感觉。这是一种以感受和体验为基础,以情绪和情感为动力,以想象和幻想为主要方式的,直观的,而又不无理性制约的认识活动或审美能力。
  童话作者审美感受力的有无高低,决定着童话的能否出现与艺术品格的高低。可以说,审美感受是童话发生的基础。
  常常有这样的现象:面对同样的生活经历、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主观感受。例如面对大大小小的垃圾堆,一般人的感受除了“脏”、“臭”,唯恐避之不及,怕也说不出别的什么了。然而,童话家周锐却灵感大发,由此想象到千百年之后的人类发掘它的时候的情景,由此就有了童话《未来考古记》。作家将视点放在对一块蜂窝煤化石的考证上,未来的学者专家以自己专业的眼光对这一怪石作了各种猜测:“古代战车的轮子”、某个“部族佩带的耳环”、“古代的数学教学教具”、“古代制作糕点的模具”、“进攻型武器的发射管”、“古代的乐器”乃至可以孔孔相对的“亲人团聚的凭证”……其想象呈发散式扩展,奇特而又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为什么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普通的生活现象而在童话家的眼里却奇妙无比呢?很简单,因为童话家是以独特的童话的艺术感觉、审美感知去看待、去把握普通的生活现象的,因此他才会感觉处处都有童话,处处都充满了幻想的美妙意境。童话的艺术感受不同于一般的感觉体验,它是一种审美化的想象感觉。童话家的艺术感受,常从某种现实感受出发,在脑海里引起一系列的情绪记忆、联想记忆,进而生发开去……。因此这种艺术感受总是跟体验、情感、情绪、联想、想象、认识、意念、理智、意志等精神活动相伴随,形成一种“知、情、理、趣、意”有机融合的“心理场”、“情感流”。童话的艺术感受是一种综合性的精神活动,它渗透着童话家主体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和审美个性。这种艺术感受是创作主体后天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出来的。
  可以说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心理结构,这种心理结构是个性、生活、思想、学识、文化、艺术素养、创作才能等长期积淀的结果。这种心理结构在接受外来的信息、异质感觉时常常会激活储存在记忆仓库中的大量旧的印象,促使原有印象集群活跃起来,构成新的形象图式。新的信息通过主体的感觉不断介入,与原有的印象群不断化合,使主体的心理结构──形象图式不断拓展和更新。这是主体的“心理流”、“情感流”与客体“信息流”双向回流、反复回旋、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基础上,便形成了童话家艺术创造的契机。没有深厚的生活体验,没有敏感独到的艺术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力,童话创作也就根本无从谈起;而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没有或缺乏童话艺术感受和想象的能力,同样也不可能获得创作上的成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写童话,而有的人却写不了童话或写不好童话。因此,有必要对童话“艺术感受”的表现特性、产生基因、进行方式以及如何加强并培养艺术感受等方面加以深入地探讨。
  一、主体的独特性
  审美感知的感觉因素是主体对客体的个别的审美属性的反映,是童话家获得审美表象的源泉,它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不同的人,由于生活经历、艺术素养、性格类型等不同,其艺术感受、审美趣味自然不同,所谓“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尽管指的是感觉器官上的差异,但它同样适用于艺术感受,指的是由于创作主体各自的心理结构或本质力量的差异,因而会有不同的艺术感受。
  不同的艺术趣味由于它是以主体的整个心理结构为依据的,因此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进而影响着主体的艺术感受。例如童话作家赵冰波,他感受生活的特点是比较细腻、注重感受对象情感的各种因素,因而他的童话往往呈现出浓郁的抒情诗意。而童话家张天翼由于生性乐观、开朗、爱开玩笑,爱与孩子逗乐,因此,他的童话便充满了幽默的儿童情趣。创作主体这种基于一定的艺术趣味的观察、体验,并非轻易会改变,这种相对的稳定性,为创作主体在艺术创作中的个性、风格和自我体现上奠定了基础。
  与小说家相似,童话家同样非常重视感知的第一印象,或者说一种直觉。就象受孕的最初过程,感知的第一印象会不断躁动在作家的“母腹”之中,激发其创作的冲动和热情。当然,感知的第一印象除了激发审美主体的审美情绪之外,其间的新鲜感,又能满足主体感知的不断更新的需要。相对于小说家所感知的对象主要是生活中的人,形形色色的人,各种社会属性的人,因为小说是以刻划人,塑造人为主的。但童话家感知的对象就不仅仅是人,而是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事物,宇宙万物无不可以成为童话家感知的对象,因为宇宙万物无不可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成为童话的主角。所以对童话家而言,感知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的新鲜感尤能触动童话家的创作灵感,激发联想机制,从而产生新的艺术影像。比如周锐生活在大上海,每天上班坐公共汽车,令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挤”。挤车中所发生的种种有趣的现象,挤车人所发的种种牢骚,最终触发他产生有趣的联想,写成了有关挤车的童话《挤呀挤》。
  应当说童话家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并不是一种被动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它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判断、选择、异化,甚至是主体感知能力和艺术情趣对于客体的特殊作用,因此它有着鲜明的意识倾向和经验概括的不同特点。比如几位童话家曾就《神秘的眼睛》为题作过同题童话,结果每个人的视角、作品的风格,都因作家感知的特点和艺术情趣的不同而大相径庭,或鬼秘、或有趣、或幽雅抒情、或寓含哲理意味……充分体现出作家主体对客体感知的能动作用。
  童话家审美感知的独特性,还表现在童话家很善于感知一般人所没有感知到的对象的审美属性。这就是说,童话家应该有只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发现与想象。这种感知愈独特,就愈能从生活中获得新鲜感,愈有审美的发掘深度。由于它是独特的感知,因而也就形成了童话家与众不同的审美触角,很善于去寻找生活中为人们所忽略的潜在的童话因素,去捕捉客观对象所释放出来的艺术美的信息。童话家独特的审美感知的充分发挥,可以使作家最有效地把握到审美对象的丰富的感性内容,进而表现出具有独特艺术想象的童话形象与童话意境。
  二、童话家的体验生成
  选择“生成”(becoming)一词,是因为任何一位艺术家的体验都是一种活生生的,时刻变化的、开放的心理活动,体验生成的过程,也就是艺术家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过程。同样,童话家的体验生成也是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运动过程,生活中各种体验(早先的和后来的)相互作用、塑造、影响,最终决定着童话家的艺术选择与创作思想、风格的形成。

  网友观点
    很菜
    好文
《[童话知识] 童话家的审美感受(1)》摘要:、“古代制作糕点的模具”、“进攻型武器的发射管”、“古代的乐器”乃至可以孔孔相对的“亲人团聚的凭证”……其想象呈发散式扩展,奇特而又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为什么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普通的生活现象而在童话家的...
相关文章[童话知识] 童话家的审美情感[童话知识] 童话家的审美感受(4)
[童话知识] 什么是科学童话浅谈儿童的审美特点和童话课文教学
[童话知识] 童话的发展(三)
[童话知识] 童话的发展(二)
[童话知识] 童话的发展(一)
[童话知识] 童话的概念和起源
[童话知识] 低幼知识童话的情节安排
[童话知识] 童话的悲剧美
[童话知识] 童话的喜剧美
[童话知识] 童话的象征美
[童话知识] 童话的荒诞美
[童话知识] 现代童话形象的美学特征及其存在方式

最近更新

 
热点推荐
在线背单词
小学数学
电子课本
在线识字
关于我们 |  我的账户 |  隐私政策 |  在线投稿 |  相关服务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小精灵儿童网站
联系我们(9:00-17:00)
广告和商务合作qq:2925720737
友情链接qq:570188905
邮件:570188905@qq.com